第67章 山城密令,暗潮汹涌(第2页)
顾承砚裹着长衫站在财政部临时办公处门口,看苏若雪将文件箱递给卫兵检查。
穿灰布军装的副官抱着茶缸靠在门框上,眼皮都没抬:“顾先生是吧?委座这两日在开军事会议,您先在招待所住着,等通知。”
“有劳副官通传一声。”顾承砚从袖中摸出张纸,“这是西南实业同盟能调动的机器清单——纺织机三百台,车床一百二十台,还有愿意跟我们迁厂的技工名单。”他指尖压了压纸角,“这些东西,比十个师的军饷更能撑住大后方的布票。”
副官终于抬了眼,扫过纸上密密麻麻的名字,茶缸在掌心转了两圈:“顾先生倒是会算账。”他把纸往怀里一揣,“等我递进去,成不成的,明早给信儿。”
苏若雪跟着顾承砚往招待所走时,瞥见副官办公室的窗户没关严。
风掀起半幅窗帘,她看见靠墙的档案柜里,最上层摆着个黑皮本子——封皮上的烫金字体被雾水洇得模糊,但“凤凰”两个字却像长了眼睛,直勾勾撞进她瞳孔里。
“怎么了?”顾承砚察觉她脚步顿住。
苏若雪摇了摇头,将文件箱的提手往掌心按了按。
江雾漫过来,模糊了两人的影子,却模糊不了她后颈泛起的凉意——那本子的边角,和他们昨夜留在上海的《敌伪联络图》副本,好像。
苏若雪的鞋跟碾过青石板时发出细碎的响。
她垂着眸,装作整理鬓边碎发,实则借着转身的弧度又往副官办公室瞟了一眼——黑皮本子还在档案柜最上层,封皮被雾水洇出深一块浅一块的痕迹,“凤凰”二字却愈发清晰。
“若雪?”顾承砚的声音从前方飘来。
他站在招待所走廊尽头,门框漏出的光给他镀了层金边,“发什么呆?”
苏若雪快走两步,将文件箱往他怀里一送。
指尖触到他掌心时,她悄悄掐了下他虎口——这是两人约定的“有情况”暗号。
顾承砚瞳孔微缩,垂眸时睫毛在眼下投出阴影,声音却依旧温和:“许是雾大,迷了眼。”
招待所的会客厅飘着陈茶味。
顾承砚坐在硬木椅上,指节抵着下巴,目光扫过墙上歪斜的“天下为公”横幅。
门“吱呀”一声开了,穿黄呢军装的军官抱着一摞文件进来,军靴踩得地板咚咚响:“顾先生久等了,委座的会还得半个时辰——”他忽然顿住,盯着顾承砚胸前的银表链,“这表链纹路...是苏州潘家的錾花手艺?”
顾承砚摸了摸表链:“去年在武汉收的旧物。说来也巧,正是靠着潘家银匠铺的地窖,才藏下了汉阳铁厂那批机床。”他故意把“汉阳铁厂”四个字咬得极重,看见军官的手指在文件上蜷了蜷。
“武汉转移?”军官放下文件,茶盏在桌上磕出脆响,“我是军统渝站的陈立,上个月刚接过武汉撤退的物资清单。顾先生那批机床,现在该在宜昌码头?”
顾承砚心里一松——鱼儿咬钩了。
他往前倾了倾身子:“陈站长消息灵通。只是宜昌码头日军侦察机天天盘旋,我正愁怎么把机床运过三峡。”他从袖中抽出张地图,摊开在两人中间,“若有军统的护航...我能保证三个月内,三百台纺织机、一百二十台车床全进大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