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真正的战争才刚刚开始(第2页)
她从妆匣里取出支翡翠簪,塞进他西装内袋,"这是我娘留下的,能当半块路引。"
顾承砚的手指抚过翡翠的凉意,忽然握住她的手按在自己心口。"等我把这条线拽出来,"他的声音闷在她发顶,"带你去看种满桑树的地。"
巷口传来汽车的鸣笛。
顾承砚扣上礼帽,转身时已换了副恭谨的模样。
苏若雪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廊下,低头翻开那叠密信。
电码本上的数字在晨光里跳动,像一串待解的星图。
后堂的座钟敲响未时三刻。
她摸出算盘,珠串碰撞的脆响里,仿佛听见他说:"不管影子多长,总得有人站在光里。"而此刻的她,就是那个替他掌灯的人。
后堂座钟的铜摆晃过第七下时,苏若雪的指甲在算盘边缘掐出月牙印。
她面前摊开的旧商务手册纸页发脆,煤油灯芯"噼啪"爆了星子,将"沪上商联编码对照表"几个字映得忽明忽暗——这是今早从南京特派员公文袋里滑落的边角料,当时她弯腰替人捡文件,袖中暗袋便多了这本薄册子。
"嗒"。
算盘珠突然卡住。
苏若雪屏住呼吸,指尖顺着电码本上的"3-7-12"划到手册第三页,第七行第十二列。
墨迹晕开的"汇"字撞进眼底,她心跳漏了半拍——第二组"9-5-8"对应"丰",第三组"1-4-3"是"银"。
"汇丰银行?"她低声念出,钢笔尖在纸上游走如飞。
当最后一组"5-2-7"落定成"券"字时,整个密文像被抽走迷雾的外滩:"明日午夜,苏州河畔码头三号舱口接头,货物为银元兑换凭证。"
窗棂外传来更夫敲梆子的声响,苏若雪这才发现后颈全是冷汗。
她抓起密信冲进前堂,账房老孙正蹲在门槛上抽烟,火星子在夜色里明灭:"少奶奶?"
"立刻发电报到福记米行!"她把纸条拍在他掌心,"就说'桂花糕按原方蒸'——这是少东家留的暗号。"老孙的烟杆"当啷"掉在青石板上,他连烟灰都顾不得掸,拎起灯笼就往电报局跑。
苏州河的风裹着腥气钻进领口时,顾承砚正蹲在码头货栈的草垛后。
他套着靛蓝粗布短打,裤脚沾着装卸工特有的煤渣,陈文远的香烟头在五步外明灭:"确定是三号舱口?"
"若雪不会错。"顾承砚的拇指摩挲着内袋里的翡翠簪,那凉意透过布料渗进心口。
他望着远处灯塔的光束扫过河面,"等'长顺号'靠岸,你带弟兄们控制舱口两侧的货堆。
我扮成搬货的,混进舱里装货。"
"那诱饵银元券..."陈文远摸了摸怀里鼓囊囊的帆布袋。
"假的,但要做得比真的还真。"顾承砚扯了扯油腻的围脖,遮住半张脸,"他们要的是凭证,不是现银。
等黑皮箱一换手——"他屈指敲了敲藏在腰间的勃朗宁,"就是收网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