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双面博弈,真相终现(第2页)

 他抽出自己的钢笔,在纸包边缘画了朵墨竹——那是他在军统的代号。

 “明晚十点,外白渡桥第三根灯柱下。”他松开手,钢笔尖在纸页上洇开个小墨点,“带齐你所有的副本,我要确认‘j.k.007’的服务器位置。”

 周怀恩起身时,藏青西装沾了茶几上的水痕。

 他走到门口又顿住,背对着顾承砚说:“你那半块银链……”他喉结动了动,“替我收着。等打完这仗,我要把它和我哥的骨灰一起埋进南京的梧桐树底下。”

 门“吱呀”一声关上。

 顾承砚立刻起身,从茶具夹层取出偷拍的文件。

 雨水顺着窗缝滴在“j.k.007启用预案”上,晕开一团模糊的墨。

 他翻到最后一页,密钥位置那栏的铅笔字突然清晰起来——“汇丰银行地下保险库,B-17号柜”。

 他摸出苏若雪送的铜制密码本,指尖在纸页上快速跳跃。

 当第一串密电码从无线电发报机里“滴答”响起时,窗外的雨彻底停了。

 黄浦江的风卷着潮湿的水汽涌进窗户,吹得桌上的纸页哗啦作响。

 而在三公里外的苏府阁楼里,一盏绿罩台灯突然被拧亮。

 苏若雪的手指抚过桌上的收报机,耳机里传来的第一个音节,恰好是顾承砚独有的发报节奏。

 苏若雪的指尖在收报机按键上微微发颤。

 耳机里最后一声“滴答”消散时,她后颈的薄汗已经洇湿了月白色的立领。

 阁楼外的梧桐叶被夜风吹得沙沙作响,而她却像被钉在了木椅上,直到发报机的余温透过掌心传来——那是顾承砚独有的节奏,短音比常规快半拍,长音尾音总带着一丝克制的震颤。

 “若雪姐!”小丫头阿桃端着姜茶推门进来时,正好看见她把耳机往桌上一扣,茶盏“当啷”一声撞在漆盘上。

 苏若雪抓起案头的铜锁日记本,锁孔里插着的钥匙还带着体温:“去叫黄包车,现在就去法租界福煦路。”她扯过搭在椅背上的月白色缎面披风,珍珠盘扣在指尖转得飞快,“告诉车夫,要跑赢今晚的月亮。”

 阿桃被她的急切模样惊得茶盏差点落地:“可……可都亥时三刻了,军统办事处……”

 “他们要破译‘j.k.007’的密电码。”苏若雪的声音像淬了冰的银针,“顾先生在雨里发报时,松本正雄的怀表指针已经转到了九点十七分。”她抓起桌上的牛皮纸档案袋,封条上“沈仲明资金往来”的毛笔字被她捏出了褶皱,“等译电专家到,你帮我把这些账本再对一遍——上个月他通过汇丰银行转去东京的那笔十八万,要确认是‘绸缎贸易’还是‘军粮预付款’。”

 黄包车的铜铃在弄堂里撞出清脆的响声时,苏若雪已经坐在军统办事处的木凳上。

 值班的小干事被她怀里的档案袋压得直踉跄:“苏小姐,您这是……”

 “我要见陈站长。”她摘下手套,露出腕间那串顾承砚从苏州带回的沉香木珠,“或者,至少让译电科的张师傅来——他看得懂顾先生的密语。”

 而此刻的顾承砚,正坐在虹口日商俱乐部的鎏金屏风后。

 水晶吊灯在他金丝眼镜上投下冷光,对面松本正雄吐出的雪茄烟圈里,沈仲明西装的第三颗纽扣正随着心跳微微起伏。

 “顾先生对‘鹰眼计划’的见解,实在令人钦佩。”松本夹着雪茄的手指在檀木桌上敲出有规律的节奏,“只是听说,当年南京失守时,有位周姓情报员……”

 “松本先生记错了。”顾承砚端起茶盏,青瓷冰裂纹在他指节下泛着幽光,“真正熟悉‘鹰眼计划’的,应该是沈经理。”他放下茶盏时故意碰歪了松本的银质烟盒,在金属碰撞声里,他的声音像浸了毒的丝弦,“上个月您让我查的苏州纺织厂资金缺口,账本里夹着半张东京三井银行的汇票——收款人是‘周怀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