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破局之人,命运交织(第2页)
苏若雪的手指抚过铜钱上的"宽永通宝"字样——那是日本江户时代的钱币,市面上早没流通了。
"今晚子时,商会所有仓库加派双岗,账房的银钱转移到四马路陈记米行的地窖。"顾承砚抓起桌上的铜铃摇了三下,远处传来更夫"天干物燥"的吆喝,"老周带'青龙'组的人,明早分头去查松本航运的货单、山田纺织的染缸,还有...沈佩兰在霞飞路的那处公寓。"
苏若雪忽然按住他要写密信的手:"你呢?"
"我去见张督军。"顾承砚将铜钱收进怀表夹层,"他上周说要买两百匹杭绸做军装,我得让他知道,顾氏的绸子能做军装,也能做拆穿阴谋的刀。"
话音未落,外头传来急促的拍门声。
老吴的声音混着风雨灌进来:"少东家!
法租界巡捕房的陈探长来了,说有紧急通报——"
顾承砚和苏若雪对视一眼。
他替她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发梢,将照片小心收进檀木匣:"等我回来。"
苏若雪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雨幕里,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案上的姜茶碗。
茶已经凉了,可碗底还留着他掌心的温度。
她忽然想起照片背面的字,又想起顾承砚刚才说"破局者可活"时,眼底跳动的光——那不是欲言又止的晦涩,是要烧穿阴云的火。
雨还在下。
留声机不知何时停了,账房里只剩雨滴敲打青瓦的声音。
苏若雪打开檀木匣,照片上的少女正隔着十年光阴对她笑。
她轻轻合上盖子,转身从柜顶取下那把从不离身的算盘——珠子拨得噼啪响,像是在替谁数着,离黎明还有多久。
陈探长推开门时带进来半片雨幕,水珠子顺着他呢子大衣的肩章往下淌,警帽檐滴在青砖地上,洇出个深灰的圆。
他喉结动了动,刚要开口,顾承砚已经从他紧绷的下颌线读出了坏消息——这位法租界最会看风向的探长,此刻警徽都在发颤。
"沈佩兰跑了。"陈探长的声音像被雨水泡软的麻绳,"昨夜寅时,狱卒送醒酒汤,发现她用发簪挑开了脚镣。
更邪乎的是..."他从怀里摸出个油纸包,抖开是半张带血的报表,"她把商会上个月的财务副本塞在铺盖卷里,跑的时候撞翻了油灯,就剩半页烧糊的。"
顾承砚的手指重重叩在案几上。
他想起三日前沈佩兰在牢里说"黄浦江底的棋"时,眼底那丝志在必得的光——原来她要的不是命,是"实业应急委员会"的命。
这个由他牵头,联合荣氏纱厂、大隆机器厂成立的秘密组织,本是为抗战储备工业物资,若财务报表泄露,日商能精准掐断所有原料渠道,汉奸则能借此污他们"私吞救国款"。
"少东家?"陈探长的声音带着颤,"巡捕房已经加派了人手——"
"不必了。"顾承砚突然笑了,那笑像刀尖刮过冰面,"她要报表,说明还没拿到完整的。"他转头看向苏若雪,后者正盯着那半张报表,算盘珠子在她指腹下排成一列,"若雪,你怎么看?"
苏若雪的指尖停在算盘上。
她想起今早沈佩兰在监狱里贴耳说的话,想起顾承砚抽屉里那半枚宽永通宝——所有线索突然串成一条线。"她要引我们自乱阵脚。"她将算盘往案上一推,珠子哗啦作响,"但我们可以反引。"她抬头时眼里有光,"用假账目做饵。
她要查应急委员会的钱,我们就给她一本'详细到小数点的假账',再联合军统在霞飞路她的公寓设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