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山城夜话,风云再起152(第3页)
"把西安的棉花运到宜昌而不是宝鸡。"苏若雪抽出张空白纸,笔尖在地图上划出歪扭的线,"宜昌到重庆的船运费比宝鸡到重庆贵三成,税收分成多算五个点。"她抬眼时,睫毛在眼下投出小扇子似的影子,"周明远要破坏调配,肯定急着'纠正'这些'错误'。"
顾承砚突然笑了,指节抵着下巴。
这笑带着点狠劲,像从前在课堂上拆穿学生论文漏洞时的模样:"好,就这么办。"
方案递上去的第三日,旅馆外的黄桷树刚冒出新芽,穿藏青中山装的男人就叩响了门环。
苏若雪从猫眼里看见对方左胸别着财政部徽章,转身对顾承砚比了个"三"的手势——这是他们约好的"可疑人物"暗号。
"顾先生,鄙人是财政部秘书处的吴立诚。"男人推了推圆框眼镜,目光扫过桌上摊开的《纺织工业统计》,"听说您提交的复建方案很有见地,特来讨教。"他拉出木椅坐下时,皮靴在青砖地上蹭出刺啦声,"不过这西安到宜昌的路线..."他指着地图,"依我看还是改去宝鸡更划算。"
顾承砚端茶的手稳得像山岩。
他注意到吴立诚说话时,拇指总在桌沿敲《梅花三弄》的节奏——和周明远办公室留声机里的曲子分毫不差。"吴秘书说得是。"他从抽屉里摸出钢笔,"我这就改。"笔尖悬在"宜昌"二字上方,"对了,税收分成那部分...您看是不是也该调调?"
吴立诚的喉结动了动。
他往前倾了倾身子,袖口露出半截金表链:"分成嘛...按惯例减五个点即可。"
苏若雪站在里屋门口,手里的账本遮着半张脸。
她数着吴立诚说话时眨了十七次眼——正常人每分钟眨眼十到十二次。
等男人告辞时,她已把"梅花三弄金表链减五个点"三个词写进袖珍笔记本。
"军统情报站的王站长在楼下。"顾承砚把笔记本塞进她手心,"我去送吴秘书。"他转身时,长衫下摆扫过吴立诚刚才坐的椅子,那里还留着淡淡的檀香味——和周明远办公室的一模一样。
楼下转角处,穿灰布长衫的男人正假装看报。
顾承砚经过时,指尖轻轻碰了碰对方手腕。
等吴立诚的背影消失在巷口,王站长的报纸已折成方块,塞进了他掌心。
深夜的旅馆书房飘着茉莉香片的热气。
苏若雪把吴立诚的情报抄在密码本上,钢笔尖突然顿住:"刚才王站长说...吴立诚三个月前还是南京维新政府的文书。"她抬起头,窗外的月光漏进窗棂,在她脸上割出冷硬的棱,"顾郎,这次我们面对的...不只是日本人了。"
顾承砚望着她发顶翘起的碎发,想起下午在电报局收到的另一封密信——四川丝厂的林老板、湖北纱厂的陈厂长、湖南火柴厂的周经理,都回电说"山城见"。
他伸手把她鬓角的碎发别到耳后,指腹擦过她腕间的银镯:"明天,该请他们喝杯茶了。"
窗外的黄桷树在风里沙沙作响,几片新叶飘落在桌上的复建方案上。
月光漫过"迁厂路线图"几个字,将"宝鸡"二字照得发亮——那里正等着一场新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