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逆风翻盘,金融博弈(第3页)
"顾先生,"人群外挤进来个穿灰布衫的中年男人,手里提着个漆盒,"我是大东门印字馆的李师傅,听说您要办识钞大赛?"他掀开盒盖,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各种纸张、油墨、钢印样本,"我在前清的度支部印过龙洋票,辨真假的本事还没丢。"
顾承砚眼睛一亮。
他想起三天前在联盟会议上提的点子:设个"真假币识别大赛",奖金五十块大洋,优胜者聘为联盟的"验票师"。
此刻围过来的人里,有老票号的账房、印刷铺的学徒,甚至还有个穿学生装的年轻人——他说在日本留过学,见过正金银行的印钞机。
比赛设在四马路的大新舞台。
顾承砚站在后台,透过幕布缝隙看前台:苏若雪穿着月白立领衫,正把一沓真票假票混在一起,分给参赛者。
李师傅捏着张票子凑到鼻尖闻,突然拍案:"这张是土纸!
真票有檀香味!"学生仔举起票子对光,手指点着暗纹:"蚕丝是双股的,假票单股!"台下的看客跟着起哄,有个卖油条的阿婆举着油条喊:"我也会!
拿唾沫星子擦钢印,不掉色的就是真的!"
散场时,顾承砚的笔记本上记满了名字:李师傅的"纸张辨"、学生仔的"暗纹术"、阿婆的"唾沫验"——这些土办法比他想的更接地气。
他转头对苏若雪笑:"咱们这不是大赛,是把全上海的眼睛都借来了。"
转机出现在大赛后的第七天。
李师傅蹲在印刷局的废纸箱前,突然扯着嗓子喊:"顾先生!
您看这纸边!"他捡起半张碎票,边缘的毛茬带着细密的锯齿——和大赛时出现的假票一模一样。
顺着这条线索,顾承砚带着联盟的伙计摸到法租界的弄堂深处,推开一扇漆着红漆的木门,里面堆着整箱的假票纸、仿冒钢印,还有台藏在布帘后的老式印刷机。
"抓的就是你们!"顾承砚一脚踹开印刷机旁的木箱,成沓的假票"哗啦啦"撒了满地。
为首的瘦子想往窗户跳,被苏若雪抄起旁边的算盘砸中膝盖——她学了半个月的拳脚,这一下准得很。
公审大会设在十六铺码头。
顾承砚站在临时搭的台子上,脚下是堆成小山的假票。
苏若雪举着喇叭喊:"这些纸片子,是三井洋行买通汉奸印的!
他们想让咱们的本票变废纸,好拿银元卡死咱们的米粮、棉纱!"台下的人群炸了,有个米行老板冲上台,抓起把假票往瘦子脸上摔:"我囤的两千石米,差点就被你们这堆废纸换走!"
顾承砚点燃火把,火舌舔过假票堆。
浓烟里,他看见老周头举着真票笑,李师傅扶着阿婆往台上挤,学生仔攥着新领的"验票师"铜牌——这些人的眼睛里都有光,和他初见苏若雪时,她眼里的光一模一样。
深夜,顾氏绸庄的账房里,苏若雪伏在算盘前,发丝垂落在账本上。
她突然抬头,墨笔在"本票发行量"一栏顿住:"承砚,你说要是三井再使更狠的招,咱们......"
"没有要是。"顾承砚走过去,把她冰凉的手裹进自己掌心。
窗外飘进若有若无的汽笛声,比往日更沉,更急——那是吴淞口方向的船。
他望着她眼底的担忧,突然想起今天在码头上,有个挑夫凑过来小声说:"顾先生,我侄子在吴淞当护港队,说最近日本军舰多了......"
"若雪,"他低头吻了吻她的发顶,"就算天塌下来,咱们也得把这张纸攥紧了。"
苏若雪的手指在账本上画了个圈,圈住"下季度发行量"的数字。
远处传来闷雷似的响声,不是雨,是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