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血色黎明,火种启航(第3页)

 巡捕房老张密报,李先生在霞飞路被捕了。"

 顾承砚的瞳孔猛地一缩。

 李先生是商会的财务总长,手里攥着所有民族企业的资金流向图。

 他几乎是立刻转头看向苏若雪,却见她正低头抚过油布包的锁扣,眼尾泛红,"我前日让阿菊把账册分装进二十个樟木箱,分别存进法租界的米行、英租界的当铺、还有...还有我娘的旧宅地窖。"她的声音发颤,可每一个字都像钉子似的钉进空气里,"他们就算烧了商会总部,也拿不到完整的账本。"

 远处突然传来密集的枪声。

 顾承砚拽着苏若雪趴到货轮的铁舷后,子弹擦着他们头顶的缆绳飞过,在船帮上溅起火星。"是汉奸!"王大柱的声音从对讲机里炸出来,"厂房二楼有挺歪把子,压得我们抬不起头!"顾承砚摸出腰间的勃朗宁,这是他上个月从杜月笙手里"借"的,"王队,你带三组绕到西侧,我数到三——"

 "砰!"

 一声枪响盖过所有杂音。

 顾承砚看见二楼窗户的玻璃应声而碎,一个戴鸭舌帽的身影晃了晃栽下来。

 苏若雪从他背后探出头,眼尖地看见那人胸口别着枚蓝布徽章——是陈阿福的暗哨。"他们动手了!"她抓住顾承砚的手腕,指甲几乎掐进肉里。

 十分钟后,王大柱背着周师傅冲上甲板。

 老钳工的白头发沾着血,可眼睛亮得吓人,"小宋在我怀里!

 那伙龟孙子用铁丝捆我们,说要挖了我们的手!"他怀里的年轻人正剧烈咳嗽,喉咙里还塞着带血的破布,可手指却悄悄勾住顾承砚的衣角——是他们约定的"安全"暗号。

 货轮的汽笛再次拉响。

 顾承砚站在甲板最前端,望着身后逐渐模糊的外滩。

 海关大楼的尖顶还在冒黑烟,先施公司的霓虹灯全灭了,只剩日本商行的膏药旗在火光里招摇。

 苏若雪走过来,把一件灰布外套披在他肩上,"你看。"她指着货舱,那里摞着的不是丝绸,是改良织机的图纸、是染缸的配方、是三十七个技术工人的红手印。

 "我们不是逃亡。"她的声音被风声揉碎,却清晰地撞进顾承砚心里,"是在播种。"

 他低头看她,月光落在她发间,那支他去年在苏州买的玉簪还在。"只要火种还在..."他握住她的手,掌心的焦痕贴着她腕间的银镯,"总有一天会燎原。"

 "顾先生!"无线电通讯员跌跌撞撞跑过来,耳机线缠在脖子上,"重庆方面来电!

 国民政府要设立战时经济委员会,邀请您...邀请您担任顾问!"

 顾承砚的手在苏若雪腕上微微一紧。

 江风掀起他的衣角,露出里面别着的那张泛黄的《申报》——头版标题是《沪上实业家联名通电: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他望着渐渐泛起鱼肚白的天空,喉间突然涌上来一股热意。

 "回电。"他的声音比任何时候都稳,"就说顾承砚,明日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