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危机逼近,孤注一掷(第2页)

 "等事情了了。"他摸了摸胸口的纸条,"我们去苏州河看夜航船,好不好?"

 她笑了,眼尾的泪痣跟着颤:"你说话要算话。"

 诱饵撒出去的速度比预想中快。

 午后,《申报》号外就贴满了租界:"顾氏绸庄少东将携日商罪证亮相商会,沪上实业界或将掀翻天幕"。

 下午三点,四宝来报:"虹口方向有三辆黄包车往这边晃,车夫都是生脸。"

 顾承砚站在二楼窗口,望着巷口那棵老梧桐。

 树影里晃过两道影子,一个穿藏青长衫,一个戴鸭舌帽——和三个月前在码头见过的"货检员"身形像极了。

 他摸了摸腰间的勃朗宁,手感沉得踏实。

 地下室的灯一直亮着。

 苏若雪的钢笔尖在纸页上沙沙作响,译出的数字逐渐连成网:127号户头,每月十五汇出的三万银圆,对应天元洋行货轮"大和丸"的出港记录。

 她翻到最后一页,突然听见头顶传来瓦片轻响——是顾承砚的暗号,说明外围已经布好。

 夜越来越深。

 顾承砚数着更夫的梆子声,第一遍"天干物燥"时,巷口的黑影多了三个;第二遍"小心火烛"时,墙根传来撬锁的细响。

 他把枪保险打开,拇指抵着扳机,目光锁死院墙上那道爬满青苔的裂缝——那里最矮,适合翻人。

 钟表的分针指向十二,秒针"滴答"跳过最后一格。

 顾承砚看见月光里有片衣角闪过,像片被风卷起的黑叶子,轻轻落在院内的青石板上。

 他屏住呼吸,手指在扳机上微微发力——

 地下室里,苏若雪的钢笔突然断了墨。

 她划亮火柴去点蜡烛,火光映出加密文件最后一行:"y-07绝笔:证据在顾氏,护好苏若雪。"

 而院外的更夫敲响了子时的梆子。

 一道黑影翻入院内时,顾承砚的枪口正对着他后心。

 他没动,像块嵌在黑暗里的石头——猎物才刚上钩,鱼线得慢慢收。

 月光被云层遮住大半,院角的青苔在鞋跟下发出细碎的响声。

 黑影落地时甚至没发出呼吸声,只像一团被风卷动的墨渍,贴着墙根往书房挪动。

 顾承砚贴着二楼窗棂,指节在扳机上压得泛白——他数过对方的步点,第七步会踩中那块松动的砖,那时后腰的破绽才会露出来。

 “喀。”

 青石板果然发出轻响。

 黑影顿住,侧身去摸腰间短刀的刹那,顾承砚已经从窗台翻下。

 勃朗宁手枪的枪托精准地磕在对方后颈,那人闷哼着栽倒,短刀“当啷”一声摔进草丛。

 顾承砚单膝压上他后背,膝盖重重抵在肩胛骨间:“说,谁派你来的?”

 “顾……顾少?”被压在身下的人突然出声,嗓音发颤,“您听我解释,是林先生说——”

 “林仲甫?”顾承砚的拇指碾过对方后颈的刺青,是一朵褪色的山茶花,和三个月前码头遇袭者颈后一模一样,“y - 07的人?”

 对方浑身剧震。

 顾承砚顺势扯下他的鸭舌帽,露出左额角的旧疤——正是《申报》三年前登过的“遇难船工”照片里的人。

 他冷笑一声,枪口重重顶在对方耳后:“三年前假死,三年后当狗。说,今晚要偷什么?”

 “证据!”那人喉结滚动,冷汗顺着鬓角滴进青石板缝,“林先生说顾氏有天元洋行的账册,还有苏小姐手里的密码本……要连人带东西一起烧了!”

 顾承砚的瞳孔骤然收缩。

 他想起地下室里苏若雪低头译电的侧影,钢笔尖在纸页上投下细长的影子。

 “烧了?”他重复,声音像浸了冰碴,“谁给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