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 布局诱敌,双线反制(第2页)


 苏若雪感觉后颈沁出薄汗,却笑得更甜了:\"或许,我能帮您找回些什么。\"


 同一时刻,上海总商会的茶水间飘着碧螺春的香气。


 顾承砚捏着搪瓷杯,听着身后两个绸缎行老板的低语——\"听说顾少东家的女账房最近在查旧账?可不是,我今早还见她抱着本洋文账本往法租界跑......\"


 他低头抿茶,瓷杯沿沾了点茶渍。


 等那两人说笑着走远,他才慢慢直起腰,望着玻璃窗外的梧桐树影——风过时,叶子在地上投下晃动的光斑,像极了昨夜密室里烛火爆开的花。


 \"顾先生。\"身后突然响起沙哑的男声,顾承砚转身,看见纺织同业会的周会长正端着紫砂壶,\"令夫人最近很是勤勉啊。\"


 \"苏小姐是绸庄的账房。\"顾承砚垂眼擦了擦杯口,\"她总说要替我分担些。\"


 周会长的手指在壶柄上敲了敲:\"听说她在查林芷兰的旧档?\"


 顾承砚的茶杯\"当\"地磕在茶盘上,茶水溅湿了袖口:\"周会长从哪儿听来的?\"


 \"生意人么,总有些耳报神。\"周会长笑了笑,转身往外走,\"顾先生,有些事......知道得太清楚,未必是好事。\"


 顾承砚望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走廊尽头,低头擦掉袖口的水渍。


 指腹触到布料时,他摸到藏在内衬的纸片——是苏若雪今早塞给他的,上面用小楷写着\"克劳斯提及松本持有配方\"。


 他捏着纸片,突然听见楼下传来汽车鸣笛声,绵长而刺耳,像根针戳破了午后的宁静。


 两天后清晨,顾家绸庄的门环被叩响时,顾承砚正在前堂教学徒织改良的漳缎。


 他抬头时,看见伙计阿福从门缝里探进头,额角沾着晨露:\"少东家,门口有个穿灰布长衫的,说......\"他咽了口唾沫,\"说他是林芷兰女士的旧识。\"


 顾承砚的手在织机上顿住,梭子\"啪\"地掉在地上。


 窗外的麻雀扑棱棱飞起,他望着阿福发颤的眼尾,突然想起昨夜苏若雪转述的克劳斯的话——\"林芷兰有个女儿,她该来讨回属于自己的东西了。\"


 晨雾里,门环又响了一声。


 门环第三声叩响时,顾承砚已弯腰捡起梭子。


 他指尖摩挲着竹制梭身的毛刺,目光透过阿福发颤的肩头,落在台阶上那道灰布长衫的影子上。


 晨雾漫过青石板,将影子边缘晕染得模糊,像团未干透的墨。


 \"请他进来。\"他声音平稳,仿佛只是寻常访客,可掌心已沁出薄汗——昨夜苏若雪转述克劳斯的话还在耳边:\"林芷兰有个女儿,该来讨回属于自己的东西。\"此刻这\"旧识\"出现得太巧,像根线头,刚好勾住他布下的网。


 灰布长衫的男人跨进门槛时,顾承砚闻到股淡淡的樟脑味。


 对方约莫五十来岁,两鬓斑白,左眼下方有道月牙形疤痕,正随着嘴角的笑意微微抽搐:\"顾少东家?\"他从怀里摸出个油纸包,打开是半块褪色的蓝印花布,\"当年林女士去苏州收茧子,半道上遇雨,我把油布借她裹了丝样。


 这布角的靛青渍,她亲手染的。\"


 顾承砚盯着那片布,喉结动了动。


 原主记忆里,林芷兰是苏若雪母亲的字,十年前随苏老爷去南洋收丝,船沉在南海。


 可眼前这人,连油布借还的细节都对得上。


 他余光瞥见苏若雪从后堂出来,月白衫子下摆沾着墨点——她今早还在核对松本商社的旧账。


 \"先生说要见若雪。\"顾承砚将蓝印花布推回,\"但顾某有个条件:会面地点改在明华大厦顶楼。\"他指节叩了叩柜台,\"那里视野开阔,茶水也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