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银丝抽茧,老狐现形(第2页)


 他想起青鸟说林芷兰在李仲衡办公室闻到月桂香那天,正是松本社长五十大寿——十年前他在现代课堂讲过,松本家族每年此日必焚月桂香祭祖先。


 院外传来伙计推前门的声响。


 顾承砚迅速将账册塞回柜里,锁好时听见苏若雪在身后说:\"瑞丰行的老板,是李仲衡的表舅。\"


 晨雾不知何时散了。


 顾承砚站在账房窗前,看阳光穿过雕花木窗棂,在青砖地上投下菱形光斑。


 他摸出怀表,秒针走得比心跳还快——申时三刻,该去码头接青鸟说的\"新织机\"了,可更重要的事,是等月上柳梢时,让李仲衡自己撕开那张\"老好人\"的皮。


 \"若雪。\"他转身时,眼底的暗潮翻涌成火,\"明日酉时,我要在松月楼摆宴。


 请李老板,就说......\"他勾了勾唇,\"就说顾某想跟他商量商量'实业救国'的新章程。\"


 苏若雪望着他微扬的下颌,忽然想起货轮上青鸟说的那句话:\"真正的曙光,是让敌人以为你在陷阱里,其实你握着他们的命门。\"此刻顾承砚眼里的光,比那时的月光更亮,亮得她心口发烫——她知道,有些网,该收了。


 松月楼的雕花门帘被晚风掀起时,李仲衡正夹起一筷子蟹粉狮子头。


 顾承砚盯着他腕间晃动的银袖扣——松本家纹在烛火下泛着冷光,与记忆里染坊中那抹银光重叠。


 他端起茶盏轻抿,茉莉香片的清甜漫过舌尖,却压不住喉间翻涌的冷意:\"李叔总说实业要务实,不知对'曙光行动'的下一步,可有良策?\"


 银筷\"当\"地磕在瓷碟边缘。


 李仲衡抬头时,眼角的笑纹僵成蛛网:\"承砚啊,你总盯着日商的打压不放。\"他抽出帕子擦了擦嘴角,\"我倒觉得,不妨学些变通——松本商社愿意提供低价生丝,咱们签个三年长约,先保住销路......\"


 \"保住销路?\"苏若雪端着温酒壶的手顿住,青瓷壶嘴腾起的热气模糊了她的眉眼。


 顾承砚看见她指节在壶柄上攥出青白,想起昨夜在账房,她翻出瑞丰行与松本的汇款单时,也是这样的力道。


 \"松本的生丝价是低。\"顾承砚转动着茶盏,釉面映出李仲衡绷紧的下颌线,\"可上月吴记绸庄用了松本的丝,织出的缎子晒三天就抽丝。


 李叔该记得,吴老板在商会哭着说'砸了三十年招牌'时,是谁拍着胸脯说'日商信誉可靠'?\"


 烛火突然明灭。


 李仲衡喉结动了动,抬手时袖口带翻了酒杯。


 琥珀色的酒液泼在桌布上,像团正在扩散的血:\"那是吴老板自己贪心......\"


 \"贪心的是谁?\"顾承砚的声音陡然沉了。


 他望着对方瞳孔骤缩的模样,想起货轮上青鸟的话——\"李仲衡每月十五去法租界教堂,不是做弥撒,是取松本的密信\"。


 此刻教堂的钟声该已响过,而他要的,正是这只老狐狸自己撕开画皮。


 \"承砚,你醉了。\"李仲衡扯了扯衣襟,起身时椅腿在青石板上划出刺耳声响,\"时候不早,我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