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信影疑踪,真假难测

夜色如墨,将整个沪上笼罩在一片深沉的寂静之中。


 唯有顾家公馆的书房,依旧灯火通明,亮如白昼。


 顾承砚修长的手指捏着那封匿名的信笺,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空气中弥漫着一股若有若无的檀香,混杂着信纸上尚未完全散尽的墨迹清香,形成一种诡异而紧张的氛围。


 这味道他再熟悉不过,正是华商总会专用信笺和墨水的味道。


 写信之人,就在商会之中,就在他眼皮底下。


 那娟秀却又带着一丝刻意模仿的字迹,仿佛一只无形的手,扼住了他的呼吸。


 信的内容很简单,只有寥寥数语,却如同一颗投入深潭的巨石,在他心中激起千层骇浪。


 苏若雪站在一旁,连呼吸都放轻了。


 她能清晰地感受到,自接过这封信后,顾承砚身上那股平日里收敛于无形的凌厉气场,正不受控制地弥散开来,让整个书房的温度都仿佛降了几分。


 “她成了谁的棋子?”


 顾承砚的声音极低,与其说是询问,不如说是一种淬着寒冰的自语。


 这个“她”,苏若雪心知肚明,指的是那个本应在五年前沪西大爆炸中香消玉殒的女人——林芷兰。


 一个死人,如何能写信?


 又如何,能成为别人的棋子?


 这背后盘根错杂的阴谋,光是想一想,就让人不寒而栗。


 顾承砚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缓缓扫过信纸。


 信是会议结束后不久写的,墨迹新鲜,说明对方一直在等待时机,一个能将信悄无声息送到苏若雪手中,再由她转交到自己这里的时机。


 这个人,既了解商会的运作,也洞悉他与苏若雪之间的信任。


 他的脑海中飞速闪过一张张面孔,商会里的每一个人,每一个细微的表情,都在他记忆的罗网中被重新审视。


 然而,线索却在“林芷兰”这个名字上,戛然而止。


 一夜无话。


 窗外的天色由墨黑转为鱼肚白,晨曦的第一缕光线刺破云层,为这座风云变幻的城市镀上了一层虚幻的金边。


 顾承砚却仿佛一夜未眠,眼底带着一丝血丝,但精神却比任何时候都要矍铄。


 他没有丝毫耽搁,立刻命人将苏若雪与林芷音召至密室。


 密室的门沉重地合上,隔绝了外界的一切声息。


 林芷音的脸色有些苍白,她昨夜便从苏若雪口中隐约得知了些许情况,整个人都处在一种巨大的震惊与不安之中。


 姐姐还活着?


 这个念头让她既狂喜又恐惧。


 “坐。”顾承砚的声音沉稳依旧,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瞬间安抚了林芷音些许慌乱的心。


 他没有绕圈子,目光直视着林芷音,开门见山:“芷音,我知道这件事对你冲击很大。但现在,我们需要绝对的冷静和理智。”


 他顿了顿,将那封匿名信推到桌子中央。


 “这封信,笔迹经过刻意模仿,但某些下笔的习惯,与你姐姐林芷兰有七分相似。然而”


 林芷音的嘴唇动了动,却没有发出声音。


 顾承砚继续说道,语速不快,但每一个字都像一颗重锤,敲在两人的心上:“我有一个大胆的假设。当年沪西的那场爆炸,‘林芷兰之死’,或许并非我们之前所想的,是她为了脱身而伪造的假象。那更像是一场‘被动’的消失。”


 “被动?”苏若雪敏锐地抓住了这个词,


 “没错。”顾承探向后靠在椅背上,双眸微眯,闪烁着洞悉一切的寒光,“有一股比我们,甚至比‘光复社’更强大的势力,在那场爆炸中劫走了她。他们让她‘死亡’,从而顺理成章地接管她的一切,利用她的名义和身份,继续操控‘光复社’那些潜藏在暗处的残余资源。这几年暗中与我们作对的,或许根本不是什么‘光复社’的余孽,而是这股藏在幕后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