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朝堂之外,暗流涌动(第2页)

 顾承砚面色不变,仿佛对方说的只是别人的故事。

 “李先生过奖了,在下只是一个商人,求生存罢了。”

 “生存?”李仲文轻笑一声,笑意却未达眼底。

 他走到墙边,指着那幅巨大的地图。

 “顾先生请看。”

 顾承砚的目光随之投去,瞳孔骤然一缩。

 那是一幅详尽到令人心惊的全国工业分布图。

 从东北的钢铁厂,到沿海的纺织厂、造船厂,再到内陆的兵工厂、矿产,上百个红点密密麻麻地标注在上面,每一个红点都代表着一家举足轻重的企业。

 而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红点旁,都有一个微不可见的,用特殊墨水标记的“光”字。

 织光会!

 顾承砚的心脏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攥紧。

 他苦心经营多年,试图将这些爱国的民族企业家联合起来,形成一股暗流,以备国难。

 这个秘密组织,他自认做得天衣无缝,却不想早已被对方摸得一清二楚。

 “你们想让我做什么?”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声音听不出丝毫波澜。

 李仲文从抽屉里取出一份文件,推到他面前。

 文件不厚,但分量却重如泰山。

 上面罗列了数十家民族企业的名称,几乎囊括了织光会所有的核心成员。

 “我们知道,这些企业的负责人,只信你。”李仲文的眼神变得灼热,“如今战事一触即发,我们需要一条完整、高效、绝对忠诚的战时供应链。从原料开采,到生产加工,再到最终运输,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问题。我们需要你,出面整合这些资源。”

 小主,

 顾承砚翻看着文件,指尖感到一阵冰凉。

 这不是请求,而是命令。

 对方已经将他的底牌掀开,摆在了桌面上。

 他们需要的不是一个合作伙伴,而是一个能替他们完美执行计划的工具。

 他抬起头,目光如刀,直刺李仲文的双眼:“你们知道‘织光会’的背后,是谁在暗中支持吗?”

 这个问题,如同一把利剑,瞬间刺破了办公室里伪装的平静。

 李仲文脸上的笑容僵住了,眼神闪烁,沉默了许久。

 办公室里死一般的寂静,只剩下墙上挂钟的滴答声,一下下敲击着人的神经。

 良久,李仲文才缓缓坐下,身体微微前倾,用一种几乎只有两人才能听见的,带着一丝恐惧和无奈的音调低声说道:“我们不知道那具体是谁。我们只知道,在我们的土地上,有另一股势力,一股……比日本人更可怕的势力。”

 比日本人更可怕。

 这句话像一道惊雷,在顾承砚的脑海中炸响。

 他一直以为,自己面对的敌人只有侵略者和那些卖国的腐朽官僚,却没想到,在这层层迷雾之下,还潜藏着一个连李仲文这种级别的人物都为之忌惮的恐怖存在。

 会议结束了。

 顾承砚走出官邸时,天色已经阴沉下来,乌云密布,仿佛随时会降下倾盆大雨。

 他坐上一辆黄包车,没有直接去火车站,而是在南京城里不紧不慢地绕着圈子。

 他的大脑在飞速运转。

 李仲文的话是真是假?

 这个所谓的“战时供应链”计划,究竟是为了抗敌,还是一个巨大的陷阱,要把所有爱国实业家的力量一网打尽,献祭给那个“更可怕的存在”?

 黄包车夫拉着车,在一个街角拐弯。

 顾承砚眼角的余光不经意地扫过后视镜,动作猛地一滞。

 一辆黑色的福特轿车,不远不近地跟在后面。

 从他离开官邸开始,这辆车就出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