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棋子落定,破局之前
法租界咖啡馆的铜铃在晨雾里叮当作响。
顾承砚推开门时,咖啡豆的焦香裹着冷意扑面而来,最里间卡座的男人正用银匙搅动咖啡,匙柄与瓷杯相碰的脆响比窗外的电车铃声更刺耳。
李仲文抬头,镜片后的目光像淬了冰。
他西装领口的风纪扣系得极紧,喉结随着吞咽动作上下滚动——这是顾承砚在商务谈判课上教过的微表情:焦虑时的自我约束。
\"顾少东家好手段。\"李仲文将报纸拍在桌上,头版标题刺目:《英资担保函疑云:南京经济顾问或涉外资暗箱》。
油墨未干的字迹洇开一小块,像块流脓的疮。
顾承砚拉过对面的藤椅坐下,动作慢得像在品茗。
他盯着李仲文攥紧报纸的指节——关节发白,指甲盖泛青,这是被政敌施压的典型表现。\"李顾问说的是哪件事?\"他端起侍者刚送的热可可,杯壁的温度透过掌心漫上来,\"是码头仓库的英商验货单,还是昨夜刘次长秘书打来的电话?\"
李仲文的瞳孔猛地收缩。
顾承砚知道,昨夜十点整,南京那位盯着李仲文位置的财政次长确实收到了匿名快递——装着伪造担保函复印件的牛皮纸袋,封口处还压了半枚顾氏绸庄的旧印章。
这是他让商会秘书\"整理旧档\"时\"不小心\"遗落在茶水间的,而那位秘书的表舅父,恰好是次长夫人的牌搭子。
\"顾先生到底想要什么?\"李仲文的声音低了八度,带着破釜沉舟的狠劲。
顾承砚放下杯子,杯底与木桌相碰发出轻响。
他从西装内袋抽出个烫金信封,推到对方面前:\"实业自救基金。\"
\"什么?\"
\"由南京经济司牵头,联合沪上三十三家纺织厂、七家缫丝行,成立基金池。\"顾承砚的指节叩了叩信封,\"您负责批文,我们负责募资。
基金用于收购日商压价抛售的生丝,补贴被日纱挤垮的小作坊——\"他忽然笑了,\"当然,基金的账目会定期抄送南京财政部。\"
李仲文的手指悬在信封上,迟迟没动。
\"您在怕什么?\"顾承砚往前倾了倾身子,声音放得极轻,\"怕日商抗议?
怕南京说您越权?
还是怕......\"他顿了顿,\"怕自己当年在东京帝国大学学的那套经济理论,终究比不过这些攥着茧子的手?\"
咖啡馆的留声机突然换了曲子,《天涯歌女》的旋律漫过来。
李仲文的喉结动了动,目光扫过顾承砚袖扣——那是枚翡翠雕的蚕,原主荒唐时当掉的传家宝,被苏若雪用三个月月钱从当铺赎回来的。
\"担保函呢?\"他问。
\"在汇丰银行保险库。\"顾承砚指节抵着太阳穴,\"等基金批文下来,我让布朗先生亲自送到您办公室。\"
李仲文突然抓起信封拆开,里面是份草拟的合作协议,末尾留着三十三个工厂主的签名——张老板的字歪歪扭扭像蚯蚓,周先生的小楷却工整得像刻上去的。
他的指尖划过那些名字,忽然想起三天前在码头看见的景象:老周头跪在日商仓库前,怀里抱着被拒收的生丝,白发沾着泥水,嘴里念的却是\"再压价就活不下去了\"。
\"下午三点,经济司会派人来商会谈细节。\"李仲文合上信封,起身时西装下摆带翻了咖啡杯,褐色液体在桌布上晕开,\"但顾先生最好记住——\"他低头整理袖扣,声音闷在领口里,\"南京要的是稳定,不是乱子。\"
铜铃再次响起时,顾承砚望着李仲文匆匆离去的背影,摸出怀表看了眼时间:十点一刻。
苏若雪的审计会议该开始了。
商会二楼的会议室飘着墨香。
苏若雪站在黑板前,粉笔在\"顾氏绸庄近三月收支\"的标题下画出粗粗的红线。
她今天穿了件月白立领衫,袖扣是对珍珠,那是顾承砚上个月去苏州收蚕种时买的——说是\"配你算账时的认真模样\"。
\"原料采购占三成,人工占两成五,运输......\"她的指尖点过资金流向图,\"这里是周老板的染坊,这里是陈阿婆的缫丝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