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第2页)
按照理论,完美匹配的宿主应该会在24小时内出现金属融合迹象。
但三天过去了,陈安子的血液检测毫无变化,仿佛那些外星金属只是普通生理盐水。
欧阳博士翻动档案,后面是长达十五年的监测记录。
每年陈安子生日前后,他都会安排一次"免费健康检查"或"校友体检",采集血样、记录数据。
但年复一年,结果都一样——s-017在宿主体内保持休眠状态,没有任何激活迹象。
"失败了吗..."2030年的记录页上,他写满了愤怒的涂鸦和问号。
研究所已经开始质疑这个项目的价值,他的经费被一再削减。
直到——末世降临。
档案最后几页是鲜艳的彩色打印件,与前面的泛黄纸张形成鲜明对比。
那是无人机拍摄的果园基地照片,陈安子的身影被红圈标记。
照片边缘的记录显示:"第一次检测到s-017激活,2031年7月15日,即病毒爆发后第10天。"
欧阳博士清楚地记得那天接到报告时的狂喜。
十五年的等待,终于看到了成果!
他立刻派出了第一支侦察队,却只带回了令人沮丧的消息——陈安子已经掌握了初步的金属控制能力,而且加入了幸存者团体,很难捕获。
"那就从血液研究开始。"他对着颤抖的研究员们下令,"找到能提取或复制他能力的方法。"
这就是老王头任务的由来。
那个贪婪的老头子很容易被收买,一瓶抗生素就能让他偷出陈安子的血样。
欧阳博士的手指停在档案中老王头的照片上,嘴角勾起冷笑。
老东西到死都不知道,他偷来的血样开启了新秩序最强大的生物武器项目。
但问题又出现了——复制品效果极差。
从陈安子血液中提取的金属细胞只能在普通人体内存活数周,赋予的能力也远不及原版的百分之一。
大多数实验体在第三次注射后就会因排斥反应死亡,少数存活下来的也只能做到局部金属化,而且需要持续的药物抑制。
档案最后一页是近期实验数据的汇总表。
欧阳博士的目光停在那个刺眼的数字上:0.1%——从陈安子血液中提取的活性物质在复制品中的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