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心锁初启(第2页)
春杏看着苏婉娘那惊惧又带着谴责的眼神,非但没有害怕,反而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那笑容里没有嘲讽,只有一种“果然如此”的无奈和深深的怜悯。
“惩罚我?哈哈哈!”春杏笑得眉眼弯弯,带着一种在这个等级森严的时代里极其罕见的轻松和坦然,“苏姨娘,您才来几天,不知道咱们府里的规矩。”她挺直了腰板,语气带着一种小小的自豪,“我是三年前从北边逃荒过来的流民,差点饿死在路边,是夫人心善,看我可怜,把我带进府里的。这三年,在顾大人和夫人身边,我感觉以前知道的所有‘规矩’啊‘道理’啊,都被重新洗刷了一遍!”
她掰着手指头,如数家珍般说道:
“大人府里的大规矩就几条:第一,不能害人!第二,不能做伤天害理的事!第三,不许贪钱!第四,不许挑拨是非!第五,必须遵守命令!就这些!简单明了!其他的?没了!”
“像什么动不动就要磕头行礼啊,大人和夫人最烦这个了!我刚来的时候,学着以前见过大户人家的样子给夫人磕头,夫人赶紧把我拉起来,说‘以后不许这样,腰板挺直了说话就行!’给大人行礼,大人直接摆手说‘免了,看着烦!’”
“至于工钱和赏赐?”春杏的眼睛亮晶晶的,“夫人说了,顾大人定的规矩,咱们府里上上下下,从墨罕叔他们那样的统领,到我们这些洒扫丫鬟,工钱和赏赐都要比照…嗯…夫人说比照以前皇宫里宫人的份例!只多不少!而且逢年过节,夫人还会额外给好东西!从来没有克扣过!”
“贪钱挑事?苏姨娘,您想想,顾大人和夫人自己就是最恨这个的!怎么可能允许下面人干?要是发现谁手脚不干净或者搬弄是非,墨罕叔的铁拳可不是吃素的!”春杏说着,还比划了一下小拳头,脸上带着对府中规矩的真心认同。
苏婉娘听得目瞪口呆!契丹王爷的府邸…竟然是这样的?没有繁文缛节?不苛待下人?还…还给那么高的工钱?这和她认知中等级森严、动辄得咎的“规矩”世界截然不同!她下意识地摇头,试图用自己从小被灌输的理念来解释这一切:
“这…这或许是因为…王爷是契丹人?他…他不懂我们中原的礼教文化…所以…所以按照契丹人的粗放方式管理罢了…”她努力说服自己,仿佛这样就能维持住心中那个摇摇欲坠的旧世界框架,“父亲…父亲教导过,中原的文化传统博大精深,三纲五常、孝悌忠信…这些根本不能丢的…”
“才不是呢!”春杏立刻打断了她,小脸上满是认真和崇拜,“苏姨娘,您可千万别以为大人不懂中原文化!恰恰相反!大人懂得可多可深了!夫人说过,大人的书房里,堆满了各种中原的典籍,什么《论语》《孟子》《史记》《资治通鉴》…他都读得滚瓜烂熟!以前石洲还没这么乱的时候,大人还特意请过好些有名望的老先生、老学究来府里,跟他们谈古论今,交流学问!那些老先生们走的时候,都竖着大拇指夸大人学识渊博,见解独到呢!”
春杏越说越激动,仿佛在为自己崇拜的主人正名:“大人常对我们说:‘不要以为我是契丹人,就欺负我不懂你们汉人的文化!我身上也流着汉人的血,我尊重那些真正有价值的智慧。但是!’大人说这话的时候特别严肃,”春杏学着顾远的样子板起脸,“‘这世上的道理,没有绝对的好,也没有绝对的坏!中原传了几千年的那些东西,有精华,也有糟粕!要学会分辨!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再结合我们契丹人自己的东西,才能找到真正适合当下、适合我们石洲的路子!’”
她顿了顿,看着苏婉娘依旧茫然又带着震撼的眼神,抛出了那个困扰她许久、如今却觉得无比正确的观点:“苏姨娘,您想想大人说的,多对啊!就拿您自己来说:您刚才说的那些遭遇,还不够惨吗?您被父母那样对待,失去了心爱的人,被当作货物送来这里,一辈子都搭进去了…这难道还不够偿还那点所谓的‘生养之恩’吗?为什么还要把自己绑在他们身上,为他们担惊受怕,为他们糟蹋自己?这值得吗?”
春杏的声音带着一种朴素的、未经雕琢的锐利,直指核心:“大人还私下跟我们说过,中原那些什么‘三纲五常’、‘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的玩意儿,很多都是狗屁!是专门用来捆住人心、让人心甘情愿当牛做马的!尤其是捆住女人的!”她说到这里,小脸有些发红,但语气更加坚定,“我刚开始听的时候,也觉得大人是‘蛮子’,见识短浅,胡说八道。可是后来…我越琢磨越觉得大人说得太对了!就像您…您都被捆成这样了,为什么还不肯挣脱一下试试呢?”
“狗屁…糟粕…挣脱…”这些字眼如同惊雷,在苏婉娘死寂的心湖中炸开!她从未听过如此离经叛道、却又…直击要害的言论!她本能地想要反驳,想要维护那刻入骨髓的“圣贤之道”,可嘴唇翕动着,却发现自己那些引以为据的“道理”,在眼前这个丫鬟充满同情和不解的目光下,在自己亲身经历的悲惨事实面前,显得那么苍白无力,那么…荒谬可笑!
就在这时,一阵极其细微、却又无比清晰的声音,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地透过墙壁,从正院方向传入了听雨轩。
那是…女人压抑的、带着欢愉的娇吟,如同春夜里婉转的莺啼…还有男人低沉而满足的、充满爱意的呢喃…偶尔夹杂着床榻细微的、富有节奏的吱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