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邪侠全能巴图鲁

第46章 雪夜论道(第3页)

 穆那拉登收敛激动,神情重新变得严肃而专注。他沉吟片刻,缓缓道:“‘开源’固本,无外乎‘内养’与‘外炼’!”

 “内养者,静功也。”他盘膝坐正,示范了一个最基础的吐纳姿势,“当务之急,是收摄心神,澄心涤虑!摒弃杂念,尤其是那些……扰人心神的欲念!”他意有所指地看了顾远一眼。“寻一静室,每日至少保证两个时辰的深度入定。非是睡觉,而是以意念引导内息,如春风化雨,温养丹田气海,梳理散乱之真气。如同梳理被洪水冲刷过的河道,清除淤塞,引导水流归于正途。你身具武当玄门正宗心法,此乃绝佳根基!当重拾其‘静’字诀,以静制动,以阴滋阳!以你原有的深厚根基和那二十五年精纯内力为引,徐徐图之,虚浮之内力或可重新凝练,散逸之精元或能渐渐弥补。此乃‘水磨工夫’,急不得,需持之以恒!”

 “外炼者,动功也。”穆那拉登站起身,在狭小的空间内缓缓打起一套极其古朴、看似缓慢却蕴含着某种沉重韵律的拳架。每一拳,每一脚,都仿佛带着千钧之力,却又引而不发,重心沉稳如山。“不可因根基虚浮便畏惧锤炼!相反,需以契合自身状态的方式,重新锤炼筋骨皮膜,激发气血!老夫观你体质特异,你使得那至刚至猛的百兽功,古力森连所创,源于契丹,却已融入你血脉。可拣选其中锤炼筋骨、打熬气血的基础法门,不必追求刚猛爆发,而要注重动作的精准到位,呼吸的绵长深匀,以内息武当心法带动外功百兽功基础,以外功的锻炼反哺内息的增长,形成循环。如同打铁,需文火慢煅,方能使杂质尽去,精钢乃成!切记,不可贪功冒进,尤其不可再强行催动那等刚猛无俦的杀招,以免伤上加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他收势而立,气息平稳:“至于真气调用迟滞……此乃根基虚浮、内息不畅的必然结果。待内养外炼有了成效,根基渐固,内息流转自然顺畅,调用速度自会恢复,甚至可能因祸得福,在经历此番波折后,对真气的感悟与控制更上层楼!如同病愈之人,对健康的体魄体会更深。然,在恢复期间,需刻意练习一些精细的控气之法。”

 穆那拉登拿起桌上一个空茶杯,注入半杯清水。他手指悬于杯口寸许,一股极其凝练的内力缓缓透出,作用于水面。只见杯中之水,先是中心微微下陷,形成一个稳定的小漩涡,随即水面又如同被无形的手掌托起,凸起成一个小小的水包,最后水面竟如镜面般平滑静止,不起一丝涟漪!整个过程,内力输出极其微弱,变化却精妙入微,显示出他对真气控制的炉火纯青!

 “此等小术,看似无用,却是锤炼真气控制的不二法门。”穆那拉登放下茶杯,“你可尝试以指力隔空控制烛火摇曳幅度,以掌力吸附落叶使其悬空旋转而不落,甚至以真气包裹一片雪花令其不化……由简入繁,由静入动,专注于意念与真气间那玄之又玄的联系。此非一日之功,但持之以恒,必有所得!”

 顾远目不转睛地看着穆那拉登的演示和讲解,心中豁然开朗!穆老的方法,质朴实用,直指核心,与蓝誉道长玄奥的理论相互印证,形成了一条清晰的恢复路径:克己节欲(止损)—>内养静心(梳理、温养)—>外炼固本(锤炼、循环)—>精微控气(恢复、提升)。每一步都紧扣“调和阴阳,稳固根基”的要旨。

 “穆老大恩,顾远没齿难忘!”顾远起身,郑重地行了一个弟子之礼。这份感激,此刻倒有七八分是真。穆那拉登的指点,不仅为他指明了恢复武功的方向,其关于“天人合一”、“阴阳平衡”的质朴见解,也让他对蓝誉道长所授的玄理有了更深一层的体悟。

 穆那拉登坦然受了他这一礼,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能听进去,能改过,便好!老夫只是不愿见一块璞玉蒙尘,一身绝学就此荒废。武道之路,漫长艰辛,天赋固然重要,但心志、毅力、恒心,缺一不可!切记!切记!”

 两人相视一笑,之前的凝重气氛一扫而空。围绕武学之道,尤其是“阴阳相生”在具体招式和内力运用上的体现,展开了更深层次的探讨。顾远将蓝誉道长关于“阴极生阳,阳极生阴”在武当剑法、掌法中的精妙应用细细道来,如何以极柔之力化去刚猛攻击的同时,暗藏一缕反击的刚劲;如何在至刚的爆发中,保留一丝回旋的余地,为后续变化留力。穆那拉登则结合自身刚猛武道的体悟,讲述如何在雷霆万钧的攻势中,暗含收敛与变化的契机,如何在防守格挡时,将对手的力量巧妙地引导、积蓄,转化为自身反击的助力。

 烛火噼啪作响,窗外不知何时已飘起了细密的雪花,无声地覆盖着晋阳城的屋脊。斗室之内,一老一少,一刚猛一奇诡,却因对武道至理的共同追求而心意相通,畅谈不休。穆那拉登一生浸淫武道,经验之丰富,见解之独到,让顾远受益匪浅,许多武学上的困惑迎刃而解。而顾远带来的玄门阴阳理念和融合刚柔的独特视角,也如同为穆那拉登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让他看到了自身武道更进一步的可能,心中震撼不已,只觉这深夜论道,比自己苦练一年收获更大!

 时间在思想的碰撞中飞速流逝。窗纸渐渐透出朦胧的青白色。

 “……故而,招式是死的,内力是根基,而真气运转的‘意’,才是活的灵魂!意之所至,气之所达,招之所成!不拘泥于形,而存乎于心!此或为‘技近乎道’之门槛?”顾远总结着方才的讨论,眼中闪烁着智慧的光芒。

 穆那拉登抚掌赞叹:“好一个‘意之所至,气之所达,招之所成’!顾帅!你之悟性,实乃老夫平生仅见!假以时日,若你能重固根基,调和阴阳,将此理念彻底融会贯通……前途不可限量!超越老夫太简单了,你乃至问鼎那传说中的宗师之境,亦非虚妄!” 他的话语中充满了真诚的期许和难以掩饰的激赏。

 顾远谦逊道:“穆老过誉了。宗师之境,缥缈难寻。顾远但求能恢复旧观,不负穆老今夜教诲之恩,于愿足矣。”

 穆那拉登看着眼前这个年轻、英俊、天赋绝伦却又因“荒唐”而暂时折翼的青年,心中百感交集。欣赏、痛惜、期许、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亲近感,最终化为一声长长的叹息。他站起身,走到窗边,推开一丝缝隙。冰冷的空气夹着雪花涌入,令人精神一振。

 “天快亮了。”穆那拉登望着窗外灰蒙蒙的天空,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落寞,“顾帅,记住老夫的话:克己复礼,养气凝神。远离纷扰,重铸根基!女色如刀,温柔乡亦是英雄冢!莫要再沉沦了!否则,老夫今夜之言,便是空谈!你的天赋,也将付诸东流!” 他的语气无比郑重,如同最后的叮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顾远也站起身,肃然应道:“穆老金玉良言,顾远字字铭记于心!此番回去,必当痛改前非,勤修不辍!不负穆老殷切期望!”

 穆那拉登点点头,转过身,看着顾远年轻的脸庞,嘴唇动了动,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却只是化作一声更深的、带着无尽遗憾的叹息:“去吧。雪天路滑,小心些。” 他挥了挥手。

 顾远再次深深一揖:“穆老保重!顾远告辞!” 他转身,轻轻拉开房门,踏入门外清冷的雪幕之中。

 房门在身后轻轻合上。穆那拉登依旧站在窗边,望着顾远在晨光熹微与细雪纷飞中逐渐远去的挺拔背影,久久不动。那双阅尽沧桑的眼中,复杂的情绪翻涌着。

 “如此良才美质……心性、悟性、天赋,皆是万中无一……”他低声自语,声音带着无尽的惋惜和一种近乎“白发人送黑发人”般的怅惘,“若……若你是老夫亲子……或是能常伴老夫左右,共同钻研这武道至理……该有多好……”

 他想起自己早逝的妻子,想起那个远嫁他方、已多年未见的独生女儿。自己女儿比顾远还要大上好几岁,如今也是为人母的年纪了。若女儿能嫁得如此英才……这个念头一闪而过,随即被他苦笑着摇头驱散。

 “痴人说梦……”穆那拉登自嘲地笑了笑,关上窗户,将风雪隔绝在外。斗室内,烛火燃尽,最后一丝青烟袅袅升起,渐渐消散在寒冷的空气中。只留下一个老人孤独的身影,和那一声回荡在空旷房间里的、悠长而落寞的叹息。

 窗外,风雪渐紧。晋阳城的黎明,在一片肃杀的白茫茫中,悄然降临。而顾远知道,属于他的风暴,才刚刚拉开序幕。穆老的点拨如同雪中送炭,但前路,依旧布满荆棘与陷阱……

 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