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春深的暗流
月亮湖南山的营地,随着大部队的离去,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昔日的喧嚣与繁忙被一种近乎慵懒的宁静所取代,只剩下风声、湖水轻拍岸边的声音,以及偶尔传来的孩童嬉闹和牛羊的哞叫。这方小小的天地,成了顾远精心为娇妻和几位心腹家眷打造的、暂时的世外桃源。
接下来的日子,流淌得缓慢而温情。
每日天光微熹,顾远便已悄然起身。他会轻手轻脚地走到托娅的榻边。经过他月余来无微不至、堪称“奢侈”的照料,托娅恢复得极好。原本因生产而苍白的脸颊早已染上健康的红晕,肌肤透着水润的光泽,甚至比孕前更显丰腴娇艳。顾远会替她掖好被角,在她光洁的额头上印下一个轻柔的早安吻,才转身去准备早餐。
他的“月子餐”早已超越了简单的温饱。有时是亲自去湖边挑选的活蹦乱跳的鲜鱼,片成薄如蝉翼的鱼片,用滚烫的高汤一汆,配上翠绿的野菜和几滴珍贵的芝麻油,鲜香扑鼻,清爽开胃;有时是精心挑选的羔羊肉,用香料和蜂蜜提前腌制,在特制的小烤架上慢火炙烤,油脂滋滋作响,外焦里嫩,香气能飘出老远;更多时候,他会发挥“中原通”的优势,指挥着留下的厨娘,做出各种精致的点心——松软的奶香小馒头、裹着豆沙馅的糯米糍、甚至还有模仿江南风味的梅花糕,虽材料有限,却也做得有模有样,甜而不腻,深得托娅和林秀儿这些女眷的喜爱。
托娅每每看着顾远端来的、色香味俱全的餐点,再看看他沾染了烟火气却依旧俊朗专注的侧脸,心中便如同浸在蜜罐里一般。她会故意嘟着嘴撒娇:“大坏银~天天喂我吃这么多好吃的,你看,腰都粗了一圈啦!哼,就是想把人家喂胖,好让你以后欺负起来更方便是不是?” 话虽如此,那双亮晶晶的杏眼里却满是幸福的笑意,胃口更是好得出奇。
顾远则一边看着她大快朵颐,一边笑着逗她:“胖点好,抱着更软和。再说了,为夫伺候月子,自然要尽心尽力。至于欺负嘛……” 他凑近她耳边,压低声音,带着一丝暧昧的邪气,“等我家小母狼身子彻底好了,看看到底是谁‘欺负’谁?嗯?” 温热的气息喷洒在耳廓,惹得托娅瞬间脸红心跳,娇嗔地捶他,却被他顺势捉住手腕,在掌心印下一吻。夫妻间的情趣,在这宁静的时光里,显得格外甜蜜旖旎。
上午时光,是属于孩子们的。
顾远会走出温暖的毡帐,来到营地中央临时清理出的一片空地上。乞答孙乙涵和晁豪早已带着各自的“小尾巴”等在那里。
晁豪家的四个孩子是绝对的“主力军”。双胞胎晁大刀、晁小刀,四岁半的年纪,虎头虎脑,精力旺盛得像两只永不停歇的小牛犊,正拿着小木刀“嘿哈嘿哈”地对砍,虽然毫无章法,但架势十足。近三岁的晁香儿梳着两个小揪揪,穿着林秀儿给她缝制的碎花小袄,粉雕玉琢,像只漂亮的小蝴蝶,正努力地跟在哥哥们后面跑,小脸跑得红扑扑。最小的晁铠刚会走路不久,摇摇晃晃,被奶娘小心地护着,好奇地看着周围。
铁狼(契丹名巴雅尔·铁勒)的一对儿女年纪更小些,儿子巴塞和女儿琪琪格,由侍女带着在一旁玩耍。铁狼本人却很少露面。他的夫人小玲,那个从石洲带回来的苦命舞女,生产后落下的病根一直未愈,加上长途迁徙的惊吓,身子骨极其虚弱,缠绵病榻,终日咳嗽。铁狼几乎将所有时间都耗在了她身边,煎药、喂食、擦拭、陪伴,仅存的手臂承担着所有照顾的重担。他偶尔出来透口气,眼神也总是带着挥之不去的忧虑和疲惫,匆匆看几眼孩子,便又钻回那顶弥漫着药味的毡帐。顾远看在眼里,心中叹息,却也无能为力,只能让田泽生留下的药物尽量充足,并嘱咐银兰在物资上多加照顾。
顾寤则是这群孩子里最显眼的存在。他穿着合身的小皮甲,腰挎一把按比例缩小、却寒光闪闪的弯刀,小小的身躯挺得笔直,眼神锐利如鹰。他骑在自己的汗血马驹“玉龙”背上,动作娴熟流畅,人马合一,完全不像一个不到七岁的孩子。玉龙神骏异常,脾气也烈,却在顾寤的小手轻抚和指令下温顺异常。
顾远、乞答孙乙涵、晁豪三人,便成了这群娃娃兵的“总教头”。
对顾寤,训练是严肃而苛刻的。乞答孙乙涵负责打磨他。三十石的小弓在顾寤手中拉得如同满月,箭矢破空,精准地钉在五十步外的草靶红心上,引得旁观的赤磷卫士兵都忍不住低声喝彩。晁豪则用他混不吝的实战经验,教导顾寤摔跤和近身搏杀的技巧。小家伙悟性极高,晁豪的狠辣刁钻招式,他往往看一遍就能模仿个七八成,甚至还能加入自己的一些小巧思,让晁豪都暗暗心惊。顾远则亲自督导他的刀法和内功基础。百兽功的入门心法在顾寤体内缓缓流转,虽微弱,却异常精纯坚韧,远超同龄人。顾远会让他对着特制的木桩练习劈砍,要求力量、角度、速度缺一不可。顾寤练得极其刻苦,小脸上汗水涔涔,却从不喊累,眼神中的专注和狠劲,让顾远这个当爹的都感到一丝心惊。
对于其他孩子,训练则轻松得多。晁大刀、晁小刀被丢给乞答学习最基础的弓箭姿势,或者跟着晁豪学两招唬人的拳脚。晁香儿则成了大家的开心果,被顾寤小心翼翼地护着,教她认识各种野花小草,或者抱着她坐在玉龙的背上慢慢溜达。巴图和琪琪格则和晁铠一起,在软软的草地上打滚嬉闹。
孩子们的笑闹声,为这片宁静的营地增添了无限生机。顾寤虽然训练时一丝不苟,像个严肃的小大人,但休息时,也会和晁家兄弟追逐打闹,会耐心地哄着晁香儿,会把自己猎到的小兔子送给巴图和琪琪格玩。他俨然成了这群孩子中当之无愧的“小头狼”。
女眷们的时光同样温馨。托娅和方锦瑟的月子坐得舒心惬意,身体恢复神速。林秀儿的腿伤在田泽生留下的药方和柳云娘远程指导的复健下,也日渐好转。她已能拄着拐杖,在侍女的搀扶下慢慢走动。三位年轻的母亲,加上偶尔能短暂出来透口气的铁狼夫人小玲,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一个亲密的小圈子。
她们最喜欢聚在托娅那顶最宽敞、布置最舒适的毡帐里。托娅斜倚在铺着厚厚毛皮的软榻上,方锦瑟抱着她刚满月不久、粉团似的儿子,林秀儿则坐在小凳上,腿上盖着薄毯。帐内暖意融融,弥漫着淡淡的奶香和药草香。
林秀儿是这个小圈子的“故事大王”。这个来自江南水乡的女子,嗓音软糯,讲起石洲的趣事、醋厂的兴衰、她爹爹带她走过的名山大川,绘声绘色,引人入胜。她会描述江南水乡的烟雨朦胧、乌篷船划过石桥的欸乃桨声;会讲述塞北草原的辽阔苍茫、马群奔腾如雷的壮观景象;会细说那些精致玲珑的园林假山、热闹非凡的庙会灯市……这些迥异于草原风情的画面,让托娅和方锦瑟这两个纯粹的契丹女儿听得如痴如醉,心驰神往。
“托娅姐姐,锦瑟妹妹,你们不知道,我爹做的醋,那才叫一绝!”林秀儿眼睛亮晶晶的,“那醋香,隔着几条街都能闻到!做醋的缸,比人还高,要踩着梯子才能搅动……”她绘声绘色地描述着醋坊里的忙碌景象,引得托娅和方锦瑟咯咯直笑。
她们也会分享育儿经,讨论孩子的趣事,互相打趣。托娅会娇嗔地抱怨顾远把她喂胖了,林秀儿会打趣晁豪笨手笨脚照顾孩子闹出的笑话,方锦瑟则温柔地听着,偶尔插一两句关于乞答如何紧张她和孩子的趣事。铁狼夫人小玲偶尔参与,虽气力不足,只是静静听着,苍白的脸上也会露出久违的、恬淡的笑容。女人们的低语浅笑,是这片孤寂营地中最温柔的音符。
然而,在这看似平静祥和的表象之下,顾远敏锐的神经却捕捉到了几丝令人不安的潜流……
第一道潜流,来自他的长子——顾寤。
这个孩子的天赋,只能用“妖孽”来形容。他的进步速度一日千里,远超顾远当年的预期。赤磷卫中不乏好手,在一次陪练性质的摔跤中,一个二十出头、经验丰富的士兵,竟然在技术被顾寤压制,依靠成年人的压倒性力量才获胜!士兵们私下议论,若非仗着成年人的体力和经验,单论技巧和狠劲,他们恐怕真不是这个小家伙的对手。
更让顾远心惊的,是顾寤性格中那种极端的两面性和潜藏的、近乎冷酷的邪。
一次,孩子们在营地边缘发现了一只离群受伤的半大野山羊。晁大刀、晁小刀兄弟顽劣,用树枝去戳弄那哀鸣的山羊取乐。晁香儿看不过去,跑过去想阻止哥哥们,却被晁小刀无意中推了个趔趄,摔倒在地,委屈得哭了起来。
这一幕恰好被策马归来的顾寤看到。他眼中的温和瞬间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让顾远都感到陌生的冰冷和暴戾!他像一头被激怒的小狼,二话不说,从马背上一跃而下,小小的身影带着惊人的速度扑向晁家兄弟!
接下来的场景,让闻讯赶来的顾远、乞答、晁豪都倒吸一口凉气!
顾寤的动作快如闪电,狠辣精准!他完全无视了晁家兄弟的年龄和身份,下手毫不留情!晁大刀被他一个凶狠的扫堂腿绊倒,紧接着膝盖狠狠顶在其肋下,疼得晁大刀蜷缩惨叫!晁小刀想帮忙,被顾寤反手扣住手腕,一个干净利落的过肩摔狠狠砸在地上,随即一脚踏在其胸口,小小的弯刀瞬间出鞘半寸,冰冷的刀锋抵住了小刀的脖子!整个过程发生在电光火石之间,两个孩子连像样的反抗都没做出,就被彻底制服,眼中充满了巨大的恐惧!
“再敢欺负香儿妹妹,我宰了你们!”顾寤的声音冰冷刺骨,带着不属于他这个年龄的杀意。
若非顾远他们及时赶到,厉声喝止,后果不堪设想!晁豪冲上去扶起惊魂未定、哇哇大哭的儿子,看着他们身上的淤青和脖子上的红痕,又惊又怒,但面对少主,又不好发作。乞答孙乙涵也皱紧了眉头,他虽欣赏顾寤的勇武和护妹之心,但这股不分青红皂白、下手狠绝的戾气,让他也感到不适。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顾远的心沉到了谷底。他将顾寤强行拽到一边,压抑着怒火,厉声质问:“寤儿!你在做什么?!他们是你的兄弟!是晁豪叔叔的儿子!香儿只是摔了一跤,你就要杀人吗?!”
顾寤倔强地昂着头,眼中那暴戾的红光还未完全褪去,梗着脖子道:“他们欺负香儿妹妹!该打!爹爹说过,保护弱小,天经地义!”
“保护弱小没错!但你的方式错了!”顾远的声音如寒冰,“他们是顽劣,但罪不至死!你刚才那一脚,再重一点,小刀的肋骨就断了!你的刀再进一寸,他的命就没了!这叫保护?这叫凶残!这叫滥杀!”
顾寤咬着嘴唇,不说话,但眼神里依旧是不服气。
顾远深吸一口气,放缓语气,试图讲道理:“寤儿,力量越大,责任越大。你天赋异禀,更需懂得克制!对待朋友、对待族人,要有情义!要有分寸!愤怒不能冲昏你的头脑!否则,你空有一身本事,只会成为祸害!你明白吗?”
顾寤低下头,闷闷地“嗯”了一声,但顾远看得出,他并未真正理解。这孩子骨子里那种被激怒后完全丧失理性、只凭本能和戾气行事的特质,像一颗危险的种子,深深埋藏……
更让顾远感到不安的,是另一件事。一次狩猎练习,顾寤独自射中了一只半大的黄羊。当顾远和乞答循迹赶到时,看到的场景让他们头皮发麻。
那只黄羊还未完全断气,倒在血泊中痛苦地抽搐哀鸣。而小小的顾寤,正蹲在旁边,用他那把锋利的弯刀,面无表情地、极其熟练地开始剥皮!他的动作精准、冷静、甚至带着一种……奇异的专注。刀刃划过皮毛与血肉的连接处,发出轻微的嗤嗤声,鲜血染红了他的小手和衣襟,他却浑然不觉。他眼中没有孩童应有的怜悯或初次杀生的恐惧,只有一种近乎妖魔般的、对“分解”过程的沉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