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晨光里的年轮(第2页)

 念初似懂非懂,但他被爸爸指尖下那无声流淌的生命故事吸引了。他低下头,更加专注地研究起那片叶子,小小的手指学着爸爸的样子,沿着叶脉的走向,小心翼翼地探索着。

 这时,念星也像只欢快的小鸟,从花圃边跑了过来,裙角沾着新鲜的泥土。她一眼就看到哥哥膝盖上那片神奇的叶子,立刻凑过来,小脸几乎要贴上去。念辰则在沈星晚的怀里,咿咿呀呀地朝着阳光和哥哥姐姐的方向挥舞着小手,圆溜溜的大眼睛里满是好奇。

 沈星晚端着一个小托盘走出玻璃门,托盘里是几杯温热的牛奶和几块刚烤好的、散发着黄油香气的松饼。她将托盘放在长椅旁的小圆几上,然后在顾言另一侧坐下。她没有打扰父子俩关于叶脉的低语,只是拿起自己的速写本和铅笔。

 笔尖沙沙作响。她没有画具体的肖像,而是捕捉着眼前这幅“树下的晨课”里流动的线条:顾言低垂的、带着疲惫却专注温柔的侧脸轮廓;他修长的手指悬停在翠绿叶脉上的姿态,那份沉稳的引导感;念初毛茸茸的小脑袋几乎要埋进叶子里的专注;念星凑在哥哥身边,大眼睛里映着叶影的好奇;还有念辰在妈妈怀里,朝着阳光咧开无齿笑容的憨态。阳光是天然的聚光灯,将银杏树下依偎着的一家人,温柔地笼罩其中。她笔下流淌的,是晨光本身的质地,是光影在生命体上跳跃的韵律,更是这份劫后初愈、平静得近乎神圣的安宁。

 顾言的目光,不知何时从叶子上移开,落在了沈星晚的速写本上。他看着她笔下飞快诞生的、充满生命力的线条,看着她沉静专注的眉眼。那份在笔尖流淌的、对眼前瞬间的珍视与定格,像一股无声的暖流,悄然注入他疲惫的心田。他没有说话,只是将身体微微向后靠,更舒适地倚在长椅冰凉的木质靠背上,目光在妻子与孩子们之间流连,眼底的倦意被一种深沉的满足感悄然覆盖。

 念星终于忍不住,伸出小手指,轻轻碰了碰念初膝上的叶子边缘。念初立刻像护着宝贝一样,把叶子往自己这边挪了挪,小眉头蹙起:“星星,别碰坏了!爸爸说这是叶子的路!”

 念星撅起小嘴,有点委屈地看向妈妈。

 沈星晚停下笔,笑着伸手摸了摸女儿的小脑袋,拿起一块松饼递给她:“念初在研究叶子的秘密呢。来,吃块松饼,跟妈妈看蚂蚁搬家好不好?” 她指了指不远处小径缝隙里,一队正辛勤搬运着食物碎屑的黑色小生灵。

 念星的注意力立刻被转移,捧着松饼,被妈妈牵着小手,蹲到小径边,小脸凑近地面,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发出惊讶的低呼。

 庭院里恢复了片刻的宁静。只有微风拂过树叶的沙沙声,念初对着叶子偶尔发出的、无人理解的嘀咕声,念星看蚂蚁时压抑的兴奋呼吸,以及念辰咿咿呀呀的伴奏。

 顾言端起一杯温牛奶,慢慢啜饮着。温热的液体滑过喉咙,带来舒适的暖意。他的目光再次落回儿子膝上那片叶子,看着念初无比认真、近乎虔诚地用手指描摹着叶脉的走向。那份专注,仿佛在进行一场无声的朝圣。

 沈星晚重新拿起速写本,翻过一页。她打算捕捉念初此刻研究叶脉的侧影。然而,当新的一页白纸在阳光下铺开时,她的目光却微微一凝,随即顿住。

 速写本的前一页,并非空白。上面用铅笔勾勒着一个沉睡的侧影——线条简洁却极为传神。那是顾言。画中的他,侧躺在小起居室的沙发上,深陷在柔软的靠垫里。眉头在睡梦中依旧微蹙着,仿佛还锁着未散的疲惫与隐痛。浓密的睫毛在眼下投下浓重的阴影,下颌线条紧绷,透出一种卸下所有防备后、近乎脆弱的疲惫感。绒毯盖到胸口,一只手无意识地搭在胃部的位置,即使沉睡,姿态也带着一种防御性的蜷缩。光影在画面上处理得极好,窗外的晨光熹微地照亮他半边脸颊,而另外半边则沉在柔软的阴影里,更凸显了那份沉睡的沉重与深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