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温壤承印(第3页)
“后来呢?”沈星晚轻声问,身体不自觉地向他靠近了些,汲取着他身上传来的温热和淡淡的烟草味。
“后来…那棵柿子树活了,长得很好。每年秋天挂满果子,沉甸甸的,压弯了枝头。”顾言的嘴角似乎浮现一丝极淡的笑意,“再后来…我离开家上学、工作,很久才回去一次。有一年回去,发现那棵树不见了。老爷子说,那年夏天刮了场特别大的台风,树给吹倒了,根都掀翻了,救不活了。”他弹了弹烟灰,语气平淡,听不出太多情绪。
沈星晚的心微微一紧,她能想象那个画面对于一个将童年郑重承诺系于一棵树的孩子意味着什么。
“当时挺难过的,感觉心里空了一块。”顾言的声音依旧平稳,“但老爷子没说什么安慰的话,只是指了指院子里另一棵长得正好的石榴树,说:‘树没了,地还在。心里那块地,自己守住了,种什么都能活。’”
夜风更凉了些,带着露水的湿气。沈星晚将披肩裹得更紧,手臂轻轻环住了顾言的腰。她能感受到他平静话语下深埋的、关于土地、责任与失去的厚重情感。这情感此刻正通过他落在念初肩头的那只手,无声地传递下去。
“所以…你今天什么也没多说。”她将脸颊轻轻靠在他坚实的臂膀上。
“嗯。”顾言掐灭了烟蒂,最后一点红光湮灭在夜色里。他反手搂住妻子的肩膀,将她更紧地拥入怀中,用自己的体温驱散她身上的凉意。“有些东西,得靠他自己去挖,去埋,去守着。说多了,反而轻了。他得自己知道那土有多沉,那水浇下去意味着什么。他得自己…在心里找到那块地。”
他的目光再次投向楼下那片被夜色温柔覆盖的新土。那里,一株小小的银杏苗正安静地依偎着大地,稚嫩的根系在黑暗温暖的土壤中,小心翼翼地、试探性地伸展,寻找着水分和养分,也寻找着属于自己的位置。而它上方,那个小小的守护者,此刻正沉入梦乡,或许在梦中,他小小的手掌依然覆盖着那片温润的泥土,守护着他亲手锚定的第一个生命坐标。
庭院深深,风铃在夜风中又发出几声细碎悠长的“叮铃…沙…”,如同大地沉睡时安稳的呼吸,也如同时间本身流淌而过的低语。顾言拥着沈星晚,像庭院里那棵古老的银杏树,沉默而坚定地扎根在属于他们的“暖壤”之上,为下方那片新生的根苗,也为楼上那个在梦中守护的小小身影,无声地撑起一片深沉安宁的天空。黑夜温柔地包裹着一切,孕育着破晓的微光和新一日生长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