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匣中琴音(第2页)
顾言也如约捧出了他那张沉静的老银杏木古琴,在离念初不远不近的熟悉位置席地而坐。他调试了一下琴弦,低沉浑厚的试音在暮色中荡开一圈涟漪。沈星晚拿着那支小小的录音笔,如同一个最专注的仪式记录者,轻轻地走到一个既能清晰收录琴音、又不会打扰父子俩的位置。她深吸一口气,对着念初和顾言点了点头,然后,郑重地按下了那个小小的红色按钮。指示灯亮起微弱的红光,像一只悄然睁开的耳朵。
念初接收到妈妈的信号,小胸膛微微起伏。他闭上眼睛,昨夜那种与爸爸琴音交融、与小苗生命共鸣的感觉瞬间清晰地回笼。他不再需要刻意回忆,指尖仿佛拥有了自己的记忆和渴望。他深吸一口气,带着一种纯净的虔诚,指尖轻轻拨动了琴弦。
“叮…咚…”
清亮稚嫩的琴音再次流淌出来,依旧是那几个简单、甚至有些跑调的音符,模仿着风铃的摇曳,模仿着树叶的摩挲。但这一次,少了前夜的摸索和挣扎,多了几分笃定和流畅。琴音里饱含着他白日里积攒的所有期待——对新叶生长的喜悦,对保存声音的惊奇,以及对即将把这份“守护之声”封存进小盒的郑重。
顾言的指尖随之落下。“沙——”
浑厚深沉的散音稳稳地托住了那清亮的“叮咚”,如同大地承接雨露。他没有刻意引导,只是如同昨夜般,用最质朴的方式应和着儿子心中流淌的旋律片段。他的琴音低缓悠长,带着老银杏木特有的温润共鸣,仿佛庭院里这棵古老巨树的低吟,也仿佛脚下这片“暖壤”深沉的呼吸。
两股琴音再次交织。念初的琴音是雀跃的溪流,带着孩童守护新生的纯粹喜悦;顾言的琴音是沉稳的湖泊,承载着岁月与传承的厚重回响。稚嫩的“叮咚”与浑厚的“沙——”在暮色中缠绕、对话。念初的指尖越来越放松,旋律片段虽然简单,却在重复中生出一种奇妙的韵律感,仿佛在诉说着守护日常的点点滴滴——晨起的观察,浇水的屏息,发现新芽的狂喜,还有打磨木牌时的专注汗水。
沈星晚静静地举着录音笔,如同举着一枚承接天籁的容器。晚风吹拂着她的发丝,她的目光温柔地落在丈夫和儿子身上,落在他们膝上那两张共鸣着的古琴上,最后,落在那株在琴音笼罩下仿佛也在静静聆听的小银杏苗上。她仿佛看到无形的声波如同温暖的泉水,正源源不断地汇入那小小的录音笔,也将汇入那个敞开的胡桃木小盒。
录音笔的指示灯持续亮着,忠实地捕捉着庭院里流淌的每一个音符,每一次弦与弦碰撞的微颤,甚至晚风拂过琴弦带来的细微呜咽,以及远处风铃偶尔的“叮铃”点缀。
时间在琴音中缓缓流淌。就在那简单却动人的旋律片段即将完成又一次循环时——
“呜哇——!” 一声响亮的、属于念辰的啼哭,毫无预兆地从阳光房方向传来!大概是睡醒了没看到妈妈,小家伙委屈爆发了。
这突如其来的高分贝哭声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
念初的琴音猛地一滞!指尖悬在弦上,小脸上满是错愕。
顾言的应和也随之戛然而止。
沈星晚心中也是一惊,下意识地看向啼哭传来的方向,握着录音笔的手也跟着不稳地晃动了一下!
几乎是同时,录音笔上那一直亮着的、代表“正在录音”的微弱红光,毫无征兆地…熄灭了!
琴音余韵还在庭院里袅袅飘散,念辰的哭声越发嘹亮。念初呆呆地看着自己悬在弦上的指尖,又猛地看向妈妈手中的录音笔——那熄灭的红灯像一盆冷水,瞬间浇灭了他心中熊熊燃烧的期待火焰。
“妈…妈妈?” 他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大眼睛里瞬间蒙上了一层巨大的失落和恐慌,“灯…灯灭了!声音…声音是不是没装进去?” 他几乎要哭出来,小手指着录音笔,仿佛看着一个破碎的梦。
沈星晚的心也猛地一沉。她立刻检查录音笔,屏幕上一个小小的提示符号闪烁了一下——存储空间已满,录音自动停止!刚才的晃动,加上念辰哭声的干扰,她竟然没注意到录音笔早已在不知不觉中停止工作了!而刚才那最后一段,尤其是念初琴音被打断前的瞬间,很可能并没有完整录进去!
“对不起,念初…”沈星晚满心懊恼,快步走到儿子身边蹲下,声音里充满了歉意,“是妈妈没注意,录音笔…它自己停下来了。刚才最后一点,可能…可能没录完整。”
念初眼中的光亮彻底黯淡下去。他怔怔地看着妈妈,又看看那个敞开的、空着一块等待“声音”的胡桃木小盒,再看看自己膝上沉默的古琴。巨大的失望如同冰冷的潮水,瞬间淹没了他。他期盼了一整天,那么郑重地为“守护之声”预留了位置,甚至调整了他最珍贵的“印记”,结果…结果在最关键的时候,被弟弟的哭声打断了!声音也没装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