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木纹里的光(第3页)
沈星晚端着水果进来时,看到的就是这样一幕:顾言站在一旁,沉静地指点着;念初小小的身体几乎趴在工作台上,全神贯注地握着凿子和木槌,每一次“笃”声响起,都伴随着他小脸上细微的、因掌控而生的满足表情。阳光穿过玻璃顶棚,照亮了飞舞的细小木屑,也照亮了那专注得近乎神圣的小小侧脸。她悄然拿出相机,没有打扰,只是记录下这“刀锋初试”的瞬间。
傍晚,夕阳熔金。念初捧着他那块伤痕累累却刻满了“印记”的小木块,像捧着最得意的勋章。他跑到自己的胡桃木小盒前,轻轻推开盒盖。里面安静地躺着枯黄叶尖、根须画片、树叶标本。他小心翼翼地将这块刻满他第一次凿痕的“作品”放了进去,紧挨着那片生命的“勋章”。木块粗糙的刻痕与叶尖柔韧的弧度形成奇妙的对比,仿佛在无声诉说着守护之路上的不同风景——自然的印记与双手的创造。
他盖上盒盖,指尖轻轻摩挲着盒盖上那片刻工精美的银杏叶轮廓。心中那份因未能“装进”琴音而产生的微小遗憾,似乎被这块亲手刻下的木头彻底填满了。声音会消散,但这块木头上的刻痕,会一直在这里,像小苗的新叶一样,是他成长路上一个实实在在的标记。
庭院里,暮色温柔。念初没有去拿琴。他再次走到老银杏树下,伸出小手,静静地贴在粗糙的树皮上。这一次,他没有刻意去“沉”,也没有着急去捕捉。他只是静静地贴着,像问候一位沉默而熟悉的长者。
掌心下,那冰冷粗糙的触感依旧。他闭上眼睛,放空思绪。晚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渐渐地,一种极其模糊的、如同遥远鼓点般的…脉动感,极其缓慢地、极其微弱地,再次从掌心深处传来。很淡,很慢,却带着一种亘古不变的沉稳力量。它不再需要他拼命去“找”,只是在他安静下来时,自然而然地浮现。
念初的小脸上,缓缓绽放出一个了然的、沉静的笑容。原来,爸爸说的“等”,是这个意思。不是用力去听,而是让自己静下来,让那声音自己浮上来。像等待小苗长叶子,像等待木头在砂纸下变光滑。
他仰起小脸,望向被夕阳染成金红的巨大树冠。无数的扇形叶片在晚风中翻飞,发出连绵不绝的沙沙声。那声音如此宏大,如此清晰。然而此刻,在他小小的身体里,那来自树干深处、极其微弱却无比深沉的脉动,却仿佛成了这宏大交响最坚实、最悠远的根基。
守护的根须,在暖壤深处,不仅连接着小苗稚嫩的新根,也悄然触碰到了这庭院里最古老、最深沉的生命回响。而那枚刻在木块上、放进小盒里的新印记,如同一个小小的路标,标记着他在这条名为“守护”的道路上,又向前稳稳地迈出了稚嫩却无比坚实的一步。木纹里透出的光,不仅照亮了凿刻的痕迹,也照亮了他心中那份日益清晰、日益辽阔的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