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皮下的光(第2页)

 他拿出铅笔,在榉木平整的面上,极其认真地、一点一点地拓印着他观察到的纹路。不再是简单的叶子轮廓,而是复杂交错的沟壑、凸起和裂纹!他画得很慢,小眉头紧锁,努力将眼睛看到的立体纹理转化为纸面上的线条。

 终于拓印完毕。他深吸一口气,拿起凿子和木槌。这一次,面对更硬、纹理更复杂的榉木,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第一下敲击,“笃!”声音沉闷,凿刃只啃进去一点点,木屑细小而坚硬。他咬紧牙关,手腕用力,控制着木槌的落点。

 “笃…笃…笃…”

 敲击声变得短促而密集。硬木的抵抗感清晰地通过凿柄传递到手心,震得他小臂微微发麻。刻深纵裂纹时,他必须用更大的力气,凿子有时会打滑,在木块上留下难看的划痕;刻虬结凸起的树皮纹理时,需要更精细的控制,稍有不慎,凸起部分就会崩掉一小块!每一次崩口,都像老树在无声地提醒他:这里很“硬”,这里很“脆”!

 汗水很快浸湿了他的额发,顺着脸颊滑落,混着细小的榉木屑。他的小脸紧绷,嘴唇抿成一条倔强的线,眼神却亮得惊人,燃烧着不肯服输的火焰。他不再仅仅是为了刻出形状,更像是在与这块硬木进行一场力量与耐心的角力,一场关于如何理解并“复刻”坚韧的对话。

 沈星晚端着水果出来,看到的就是儿子小小的身影盘坐在草地上,背对着老银杏树,正与那块深褐色的榉木“搏斗”。午后的阳光勾勒出他绷紧的脊背线条,每一次落槌都带着全神贯注的力量感。细密的汗珠在他后颈汇聚,滑落,那枚小小的春藤印记在阳光下仿佛也蒸腾着热气。她心头一紧,既心疼那份辛苦,又震撼于那份专注。她放下果盘,悄然拿出相机,镜头无声地对准了那个在光影中奋力“雕刻岁月”的小小身影。

 顾言站在不远处,沉默地注视着。他看到了儿子每一次因硬木抵抗而绷紧的小胳膊,看到了凿子打滑时他懊恼的蹙眉,也看到了木块边缘崩掉时他眼中一闪而逝的挫败和随即燃起的更旺斗志。他没有上前指导,只是如同那棵沉默的老树本身,静静地守护着这场稚嫩生命向坚韧岁月的致敬。

 时间在汗水与木屑中艰难流淌。当夕阳的金辉再次将庭院染成温暖的琥珀色时,念初终于停下了几乎麻木的手臂。他放下凿子和木槌,长长地、近乎虚脱地吁出一口气,带着一种近乎燃烧殆尽的疲惫。

 他捧起那块沉重的榉木块,对着夕阳的光线,屏住呼吸看去。

 木块上,一片深褐色的、充满力量感的“树皮”已然成型!虽然比例稚拙,刀法生涩,但那道深深的纵向“裂纹”却带着一种惊心动魄的粗犷感,边缘虬结扭曲,仿佛蕴藏着被撕裂的痛苦与强行弥合的倔强!裂纹周围,是无数或深或浅、或长或短的刻痕,模仿着树皮粗糙的颗粒、凸起的筋络和细小的褶皱。木块边缘,几处明显的崩口赫然在目,如同勋章上的弹痕,记录着这场“搏斗”的激烈。

 这绝不是一件精巧的作品。它粗粝、沉重、遍布着“失误”的伤痕。然而,正是这份粗粝与沉重,这份毫不掩饰的“崩口”与“毛糙”,赋予它一种直击人心的、原始而磅礴的生命力!它像一块从老树身上剥落的拓片,笨拙却无比忠实地复刻下了时光与风霜刻在生命体上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