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师仙炉神鼎醉仙老顽童

第5章 白水真人居(第2页)

 那女子大约17、8岁年纪,身材高挑匀称,头上挽了个发髻,戴着黑纱做成的道冠,腰间佩着一柄3尺长剑,杏仁脸上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配上樱桃小口,仿佛是画中的仙女一般。张晓东兴奋地从岩石上蹦了起来,嘴里大声叫道,“哈!太好了,终于遇见人了!请问这是哪里?你是本地的居民吗?请问你随身带了电话吗?可以借我用一下吗?……嗯?……请问你们是在这里拍戏吗?”他忙不迭地问了一堆问题,忽然看见那女子的装束奇怪,好像古代人一般,心想一定是这附近有剧组在拍戏,这名漂亮的女演员身着道袍,不知是否出演一个女道士。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又有人说着话从树丛中走了出来。这也是一名身着道服的女子,看样子年纪略大一些,约有25、6岁,身材略矮,瓜子脸,相貌虽然不如绿衣女子,也称得上是个美女。道服的颜色却是杏黄的,头上挽了个一样的发髻,戴着同样黑色的道冠,腰间也佩着长剑。两人面带惊奇地看着张晓东,上上下下地打量他半天,那身着黄衣的女子开口叽里哇啦地说了起来。

 张晓东愣愣地听了一会儿,问道,“请问你们会说普通话吗?我听不懂你们的方言。”那黄衣女子忽然将那绿衣女子向后拉了拉,右手放在剑柄上,提高声调又即里哇啦地说了起来。张晓东苦笑着说道,“小……那个大姐,我听不懂你说什么呀。哎,你们是什么地方人呀?”

 黄衣女子面带迷惑,和绿衣女子相互看了看,两人低声商量起来。张晓东看着她们一会儿点头,一会儿摇头,还不时用眼角瞥向自己。不一会儿,绿衣女子走上前来,她将佩剑摘下,开始用剑鞘在岩石边的泥土上写字。

 张晓东好奇地伸出脖子,惊讶地说道,“呀!你的字真漂亮!咦,这是什么字?……是小篆吗?还是隶书?哎,我是学理工的,不要作弄我好不好?”绿衣女子很快就写好了,抬头看着他。

 张晓东皱着眉头,努力辨别泥土上的9个字,心想,这应该是汉字,不然不会看着这么熟悉。可是这汉字的结构笔划怎么都这么奇怪,好看倒是好看,自己似乎从没见过。猜了半天,嘴里嘟囔着说道,“这是……‘你是谁’?‘什么这里什么什么;’?哦!我明白了!‘你是谁,来这里做什么?’”他兴奋地叫出来。

 这时,绿衣女子忽然用一种奇怪的口音也说了两句话。这一回张晓东听明白了,她说的就是“你是谁?来这里干什么?”于是高兴地大声说道,“我叫张晓东!我迷路了!两位小姐,你们好,请问电话可以借我用一下吗?我真的很着急。”

 “张晓东!张晓东!”看着两人还是很迷茫的样子,张晓东又大声重复了两遍自己的名字。这一回两位女子都听明白了,指着他问道,“张晓东?”用力点了点头,张晓东带着灿烂的笑容说道,“对对!我就是张晓东。请问你们是哪里人,这是哪里?”

 绿衣女子用那种奇怪的口音问道,“你来这里做什么?”张晓东全听明白了,觉得对方的口音有些像客家话,但是又带着一种奇怪的韵味,在这样的一位漂亮女子口中说出来,优美婉转,简直胜过吴侬软语。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我也不知道来这里做什么。我迷路了。”

 两位女子似乎听明白了,相互看了一眼,侧身低声商量起来。因为二人压低了声调,语速又快,张晓东十之八九没听明白,似乎她们说到了什么“齐师兄”,“回去”。不一会儿,二人转过身来,黄衣女子说道,“请和我们一起走。”做了个请的手势。绿衣女子走到张晓东身后,似乎怕他跑掉。大黄狗倒是很友好地凑过来,摇着尾巴蹭着他的小腿。

 张晓东问道,“这是哪里?你们是什么人?”绿衣女子迟疑了一下,说道,“这里是天师山,我们是在此修道之人。”努力想了想,张晓东不解地问道,“天师山?是哪个省的?四川还是福建,要么是陕西?嗯,修道?你是说你们是……道士?你们是女道士?!”黄衣女子忽然快速地说了句话,绿衣女子便不再言语了。

 黄衣女子转身向前方的山谷走去,张晓东想了想,只好有些无奈地跟着她。身后传来衣玦声,绿衣女子也紧随而来。听见她口中轻轻地喝道,“阿黄!”大黄狗闻声跑了过来,跟在她身后。

 3人就这样略有些沉闷地走了约一刻钟。这时已是午后,夕阳斜下,3人1狗身前投下长长的影子。张晓东已是一天没有吃饭了,饥肠辘辘,问道,“请问,嗯,不好意思,你们带我去哪里?我有些饿了,有地方吃饭吗?”黄衣女子头也不回,好像根本没有听见。不满意地撇了撇嘴,张晓东回头向绿衣女子问道,“我们这是去哪里?”绿衣女子伸手指了指山谷,轻声说道,“别问那么多,我师姐会不高兴的。我们去炼心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