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此人,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许卓强行压下心中对那个神秘“影阁”的深深忧虑与忌惮,将所有的精力,都重新投入到了伪造那封足以改变整个战局的,给北疆燕王的回信之上。 

 这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笔迹模仿,更是一场凶险无比的心理博弈! 

 数日之后,一封字迹苍劲有力,狂放不羁,完全符合峒泸王平日里行事风格的“亲笔回信”,终于在许卓的手中,一气呵成! 

 信中,“峒泸王”先是对齐王在京城的不幸遭遇表达了深切的同情与愤慨,痛斥女帝“牝鸡司晨,倒行逆施,残害宗亲,天理不容”。 

 随即,他又话锋一转,对燕王提出的“重新推选盟主,共商匡扶天下大计”的提议,表示了“深以为然,万分赞同”。 

 最后,他更是开诚布公地提议,双方会晤的地点,便定在两国边境接壤之处,一处名为“双龙谷”的险要峡谷之中。 

 此地,地势险峻,易守难攻,乃是两国之间,历来的兵家必争之地,亦是当年峒泸王与燕王初次相识,煮酒论英雄的故地。 

 会晤的时间,则定在一个月之后,一个黄道吉日。 

 并且,“峒泸王”还在信中特别强调,为“确保会晤之机密,以及彰显双方合作之诚意”,还望燕王届时能够轻车简从,切勿张扬,随行护卫,不得超过百人。 

 京城之内,经过许卓那番雷霆万钧的清洗与整肃之后,朝堂之上,暂时出现了一片诡异的权力真空。 

 原先那些与齐王党羽暗通款曲,或是与礼部侍郎文思远过从甚密的官员,如今皆是人人自危,惶惶不可终日。 

 而兵部尚书孙伯圭,则更是如坐针毡,寝食难安。 

 他虽然并未直接参与到文思远等人的谋逆之举中,但他之前在朝堂之上,屡次三番地仗义执言,公开劝谏女帝,弹劾许卓,早已让他被贴上了主和派的标签。 

 如今,眼见许卓权势日重,手段也愈发狠辣,再加上那个神秘莫测,杀人如麻的“影阁”,以及那些依旧对大梁虎视眈眈的各路藩王。 

 孙伯圭深感自己已是身处暴风眼的中心,稍有不慎,便是粉身碎骨,万劫不复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