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下一片的阴影
余烬·日常的裂隙
疗养院废墟深处新生的“暴怒之孔”被暂时压制了,代价是又一条鲜活的生命(吴哲)和沈念几乎耗尽的精神力。那道冰冷的“骄傲”视线在“孔”被强行封闭的瞬间消失无踪,如同从未存在,只留下深入骨髓的寒意。
数月过去,表面的尘埃似乎落定。
- 沈念: 她搬离了原来的住所,住进了一处由组织安排的、安保严密的临江高层公寓。巨大的落地窗外是繁华的江景,霓虹闪烁,车流如织,一片人间烟火。她试图回归“正常”。白天,她在挂着“民俗文化研究所”牌子的掩护机构里,整理着佴山和疗养院浩如烟海却又残缺不全的资料,试图拼凑“骄傲”幽灵的蛛丝马迹。夜晚,她常常站在窗前,凝视着黑暗的江面,手中无意识地摩挲着那枚出现裂痕的火焰徽章(暴怒烙印)和父亲留下的蝶翼吊坠复制品。她的眼神沉静,却像一潭深不见底的寒水,映不出半点暖光。偶尔,她会收到加密信息,简短地汇报周毅和赵明的近况。她回复得同样简短,只有两个字:“收到。” 公寓里异常整洁,唯一的“装饰”是客厅墙上挂着的那张林晚秋的旧照片。照片中的母亲温柔地笑着,但沈念总觉得,照片背景那片模糊的阴影,似乎比记忆里…更浓重了一些?她摇摇头,将这归咎于自己的神经衰弱。
- 悬疑点: 林晚秋照片背景的阴影是否在变化?沈念的“神经衰弱”是创伤后遗症,还是某种更隐晦的感知预警?那枚裂痕的火焰徽章,是否在无人注意时,会散发出极其微弱的热量?
- 周毅: 他被转移到了远离城市、位于深山中的一处特殊疗养机构。这里与其说是疗养院,不如说是一个高科技的隔离监狱。他体内的“暴怒”污染源被暂时剥离封存,但残留的侵蚀如同顽固的病毒,深入骨髓和神经。他大部分时间处于一种药物维持的平静状态,眼神空洞,反应迟钝,需要专人照料起居。偶尔,在深夜,他会突然惊醒,浑身冷汗,肌肉不受控制地痉挛,喉咙里发出压抑的、野兽般的低吼。负责他的医生发现,他有时会无意识地在病房的墙壁上,用指甲反复刻画一些毫无意义的、扭曲的线条,那些线条的走向,竟隐隐与疗养院废墟深处那个被封闭的“暴怒之孔”的纹路有几分神似。医生将这记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刻板行为。
- 悬疑点: 周毅无意识刻画的线条是巧合,还是“暴怒”残留的某种本能映射?他的平静是真正的恢复,还是暴风雨前的假象?那个被剥离封存的“暴怒”污染源,真的安全吗?
- 赵明: 他拄着拐杖回到了工作岗位,但不再出外勤,转入了后勤分析部门。他努力表现得像个正常人,和同事开玩笑,关心家人,甚至开始尝试相亲。只有他自己知道,每当夜深人静,那些“七傀”的哀嚎和吴哲自爆时扭曲的面容,就会如同噩梦般纠缠着他。他变得异常关注城市新闻,尤其是那些关于“离奇纵火案”、“群体暴力事件”的报道。他有一个加密的私人文件夹,里面收集了所有他认为“异常”的案件简报,试图从中找出“骄傲”或新“孔”的蛛丝马迹。他定期去看望周毅,看着昔日战友空洞的眼神,心中充满了无力感和…一丝难以言喻的恐惧。他总觉得,疗养院废墟的阴影,从未真正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