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蚀骨潮痕(第2页)
`
$$
n_t = n_0 e^{-\lambda t} + \frac{p}{\lambda}(1-e^{-\lambda t})
$$
`
(铀-238衰变链中镭→氡的累积模型)
虫足划出的希腊字母λ突然迸发火花。整个矿井剧烈震颤,王全的碎骨腾空而起,吸附住林玥背包里的铀玻璃珠——那是从太田川泥沙中提取的"小男孩"弹芯残留物。α粒子在骨与珠的夹缝间激发链式反应,强光中浮现多摩号沉没前的航海日志幻影:
1945.7.28 03:17
秘密舱室j-7开启
铀样本x3投入焚化炉
通风系统定向排海 坐标34.391n/132.455e
幻影熄灭时,碎骨与铀珠熔成黑曜石碑。碑面浮凸出广岛和平鸽的横截面图:鸽腹齿轮组咬合着船用罗经,断裂的铜翅根部裸露出秦篆铭文——
锶痕蚀骨 潮涌成碑
三十四载 辐光不息
(太平洋另一端,福岛核电站的排水口飘出油状凝结物,在初阳下塑成新的陶瓶轮廓)
太平洋的锈浪扑上"翔丸号"甲板时,山田正用消防斧劈砍船底的青铜手臂。海水浸透的陶瓶碎片突然爆裂,沥青状粘液裹住斧刃——金属竟如蜡油般熔融滴落!粘液顺着斧柄爬上山田的手臂,工作服纤维瞬间碳化。他惊觉这不是腐蚀,而是分子层面的重组:皮肤接触处浮现青铜色鳞斑,皮下骨节发出锆合金变形的吱嘎声。
"砍断我的手!"山田的吼叫混着电子杂音。水手颤抖的刀锋尚未落下,船体猛地倾斜。多摩号残骸的舰艏刺穿海面,锈蚀的铆钉孔喷射出蓝绿色磷火,火中浮动着昭和十九年的盟军战俘编号——那些数字正被锶-90衰变释放的β粒子改写为经纬度,烙进山田的青铜化手臂。
矿井虫巢
临潼矿洞的震荡将林玥甩向岩壁。氧化锶机械虫群在坍塌的巷道里聚成巨柱,虫足刮擦声汇成震耳欲聋的莫尔斯电码:
-.-. --- --- .-. -.. (Coord 坐标)
虫柱顶端,王全的遗骨与铀珠熔成的黑碑迸发强光。光束击穿盐层,在矿井水幕上投射出动态海图:多摩号残骸正被十三道锈痕锁链拖向东京湾,链环上悬挂着福岛2号机组熔毁的燃料残渣。林玥突然看懂虫群蚀刻的方程式——那是铀衰变产生氡气的数学模型,氡溶于水后将随洋流扩散!
"它们在逼我们当清道夫..."她抓起地质锤砸向虫柱,"...把核污染泵进地下水系!"
锤头触到虫体的刹那,强酸溶液喷溅。林玥的防护面罩被蚀穿小孔,混着锶-90的酸雾直灌鼻腔。剧痛中她看见幻象:1945年8月6日广岛上空的蘑菇云里,未爆的"小男孩"铀芯如陨石坠落,弹体内嵌着半枚相同的秦式青铜齿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