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熵裂变(第2页)
头顶突然传来钢筋断裂的脆响,林薇本能地扑向墙角。重达三吨的通风管道砸落在地,暴露的截面处,本该是致密合金的内壁布满蜂窝状孔洞。这是她丈夫醉酒那晚嘟囔过的"那群白痴把抗压参数…",后面的话被呕吐声淹没。
"妈妈…下雨了…"囡囡的呓语让林薇浑身战栗。她抬头看见黑色絮状物正从通风口喷涌而出,这些碳化纤维在接触人体温度后,竟开始释放淡蓝色荧光——正是丈夫公司专利的"新型防火材料"宣传册上印着的特性。
城市电网枢纽
变电所主任王振业盯着手背浮现的紫色网状斑纹,抑制剂喷雾空罐在掌心捏成废铁。备用电源第四次跳闸时,他终于看清断路器接点处凝结的晶状体——这些本该在高温下气化的聚乙二醇降解物,因反应堆压力异常形成了纳米级结晶。
"法国人给的参数…"他颤抖着翻开《设备安装手册》,第47页底部用铅笔写着:【湿度超过70%需每日检测】,而变电所墙上的温湿度计,早在半年前就停在了85%的刻度。
突然响起的蜂鸣声撕裂空气。主控屏弹出红色警告:【冷却系统过载,是否强制关闭?】王振业的手悬在确认键上方,想起去年表彰大会上自己说的:"新系统能在0.3秒内切断…"当时没人知道,这套智能系统的核心芯片,是从淘汰的医疗器械里拆解的二手货。
西区高速公路
防化部队的装甲车在龟裂路面上颠簸,陈岩上尉的战术平板上跳动着辐射云轨迹。当偏离角度达到17度时,他猛然调出三十年前的切尔诺贝利数据——两组铯137扩散模型的参数偏差,精确对应某个被抹去的大气采样站坐标。
"右翼注意结晶雾!"观察员的嘶吼被纳米级颗粒吞噬。陈岩转头看见公路护栏在无声崩解,某种透明凝胶正从地缝渗出,这是聚乙二醇在极端压力下形成的量子态结晶。三个月前环保局的秘密报告中提到过这种物质,结论是"当前检测技术无法识别"。
装甲车突然急刹,陈岩的头盔重重撞在观察窗上。挡风玻璃外,成群的乌鸦正在啄食路边的野狗尸体——这些动物眼珠里跳动着诡异的蓝光,正是放射性同位素侵入神经系统的特征。
核电站地下15层
赵海生的辐射剂量计发出持续蜂鸣,300%的致死量提示不断闪烁。他踹开变形的安全阀,发现背后根本不是设计图上的应急通道,而是条用脚手架临时搭建的维修暗道。墙壁上留着密集的划痕——正是半年前安全检查时遗漏的"工人捷径"。
"老赵…密码…"小刘突然剧烈咳嗽,喷出的血沫在面罩上组成模糊数字。赵海生浑身剧震,这是eCu-B系统的原始密钥!他疯狂翻找工具包,摸出那支刻着女儿名字的扭矩扳手——三年前总工嘲笑他"恋旧"时,没人知道这柄老式工具能破解新系统的机械锁。
当硼酸注入泵终于发出启动嗡鸣时,赵海生突然发现压力表读数异常。他扑向控制台,看见屏幕上跳动着被篡改过的热力学参数——这正是事故当天自己提出质疑,却被总工斥为"杞人忧天"的临界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