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他不登天,天自来拜(第2页)

 他所立之处,正是麦城旧道,那片浸染了他最后鲜血的土地。

 而他的姿态,竟与地上那万万千千的百姓一样,单膝跪地,一手按刀,一手扶膝,仿佛在与这片土地,与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共同承受着什么。

 那缕镇守此地的长老残念,在风中发出了一声满足而苍凉的轻笑,声音飘渺却清晰地传入关兴的意志之中:“不是他在求天,是天……在学他。”

 人间朝堂之上,这惊天动地的异象早已让帝王心惊胆战。

 天子亲率文武百官,奔赴京城最大的关帝庙,备下最隆重的祭礼,欲以“敕封”这一人间至高的荣耀,将这份失控的神恩重新纳入皇权的掌控之中。

 身着繁复礼服的礼官展开金丝织就的诏书,用抑扬顿挫的语调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兹有关羽,忠义盖世,威震华夏,特追谥为‘武安王’,以享万代……”

 “王”字刚刚出口,庙堂正中那尊泥塑金身的关公神像,一直紧闭的双眼,霍然睁开!

 那并非凡人的眼眸,眼眶中没有眼白与瞳孔,只有两道浓郁如实质的青光爆射而出。

 青光精准无比地打在了礼官手中的诏书之上,所过之处,朱砂御笔写就的墨迹竟如活物般蠕动起来,迅速消融、重组。

 转瞬之间,洋洋洒洒的封赏之词,尽数化作了八个沉雄古朴的大字——“民之所向,即神所归”。

 更令人魂飞魄散的一幕发生了。

 那份代表着皇权至高无上的诏书,在没有一丝火星的情况下,竟从中心开始自燃。

 它燃烧得没有丝毫烟火气,只有一片温和的赤色光焰。

 灰烬并未落地,而是化作一缕青烟袅袅升空,冲出庙宇,在九天云层之中,缓缓拼凑出了一个巨大无朋的“义”字!

 那字迹铁画银钩,力透云霄,任凭罡风如何吹拂,都久久不散。

 庙堂内外,百官噤若寒蝉,齐刷刷地伏跪在地,连头都不敢抬起,无人敢言。

 随着那个“义”字定格在天空,关羽那最后一丝残魂彻底消散于天地之间,关兴那徘徊的意志也失去了最后的形体,化作了纯粹的守护意念,融入了华夏大地的山川龙脉。

 从此,世间再无关公显圣。

 然而,一种新的传说却开始流传。

 每当乱世将起,忠良受冤,或是山河破碎之际,总会有一阵青色的风掠过各地关庙,吹动庙前那面“忠义”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