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没人拜的神像自己站起来了(第2页)

 墨色在纸张的纹理间如同活物般蠕动,最终,在那行定论之下,竟凭空浮现出另一行截然不同的小字:

 “其魂不灭,其义不绝,百姓私谥曰:关圣。”

 “圣”之一字,非帝王所能封,非天道所能赐。

 它源于人心,重于泰山。

 此谥一出,仿佛一道无声的敕令。

 天下间所有私撰的野史、坊间流传的话本、茶楼酒肆的说书人口中的评书,都在同一时间,自发地更易了称谓。

 甚至连官修的《蜀书》抄本,在流传于民间的过程中,也莫名地多出了一卷本不该存在的篇章——《关圣本纪》。

 人心所向,史笔自改!

 如此翻天覆地的异象,终于惊动了朝廷。

 龙椅之上的帝王勃然大怒,视之为对皇权的公然挑衅。

 国师领命,亲赴终南山,动用镇国之宝,设下“断脉封魂大阵”,欲以王朝龙气,强行镇压这股源自民间的私谥之风。

 法坛之上,九龙盘柱金钟轰鸣,钟声蕴含着皇道龙气,层层叠叠地向四方扩散,声震百里,足以涤荡一切异心杂念。

 国师神情肃穆,手掐法诀,坚信在这代表天子神威的钟声之下,一切僭越之举都将灰飞烟灭。

 一下,两下……八下。钟声愈发宏亮,龙气愈发鼎盛。

 然而,当第九响落下之时,预想中万籁俱寂、人心臣服的景象并未出现。

 那巨大的金钟之内,光滑如镜的钟壁上,竟忽然映出了无数纷繁的画面。

 画面中,极北边城的戍卒在漫天风雪中,正以刀尖在冰壁上艰难地刻下一个“关”字,用以祈求庇佑;市井之中,成群的孩童正拍手唱着新编的童谣:“青龙偃月三尺三,关公夜读春秋篇……”;甚至在两国对峙的阵前,箭在弦上,杀气弥漫,双方的士卒竟在冲锋前,不约而同地低声喝道:“关云长不死!”以此来壮大自己的胆魄。

 国师骇然失色,他猛然惊觉,阵眼失灵了!

 这断脉封魂阵的原理是以钟声为引,勾动并镇压人心中的敬畏。

 可如今,百姓心中早已没有了那座代表皇权的“钟”,他们的敬畏与信仰,早已化作了关公的形象,根植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你如何去“声控”一群心中无钟之人?

 法阵失去了目标,狂暴的龙气无处宣泄,瞬间反噬!

 紫霄符火冲天而起,却并未伤及国师分毫,只是将他那一身象征着地位与权柄的法袍焚烧殆尽。

 在纷飞的灰烬之中,火焰竟凝聚不散,在法坛的焦黑地面上,留下了八个大字:

 “神在人中,不在坛上。”

 青金巨树的深处,关羽那缕历经千年消磨的残魂,在感受到这股磅礴的人心愿力之后,终于释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