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让所有英烈家属过上有尊严生活(第3页)

 这这就是自己努力的意义。 

 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虽然不能完全抚平他们心中的伤痛,但至少能给他们带来一丝温暖和希望。 

 以及必要的物资保障。这可能最重要。 

 这个时候,黄建安感觉到个人能力的不足与渺小,他能够做的极其有限。同时,黄建安决定,以后又有了新的计划,准备通过自己努力,去将这种慰问常态化推进下去。 

 另外,他总共带了七个人回西九城,其中包括三名孤儿,还有另外一对母子。 

 这些孩子和妇女,基本上都是家庭条件很困难的。三名孤儿,最大的不过十岁,最小的才五六岁,他们穿着破旧的衣服,眼神中透露出对未来的迷茫和恐惧。 

 那一对母子,母亲瘦弱不堪,孩子也面黄肌瘦,看着让人心疼不己。 

 黄建安没法带太多牺牲烈士家属回西九城,毕竟资源有限,而且他也不想引起不必要的麻烦。当然,他也是提前给郭主任打了电话的。 

 电话那头,郭主任有些头疼,黄建安这么做,其实有些打川省一些地区部门的脸。毕竟,烈士家属的安置工作,按照常理应该是由当地部门负责的。 

 郭主任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思考着该如何处理这件事。 

 但想了想,带回西九城的英烈家属数量不多,而且黄建安也是出于一片好心,想要给这些困难的家庭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最终同意了。 

 “建安啊,你带回来可以,但同意的话,要给安排工作的,同时,还要抚养这些孤儿的。”郭主任在电话里严肃地说道。 

 黄建安连忙说道:“郭主任,您放心,我一定会安排好的。” 

 挂了电话,黄建安深吸一口气,他知道,接下来的任务还很艰巨。他要为这七个人在西九城找到合适的住所,安排好工作,还要照顾好这些孤儿的生活和学习。 

 但他没有丝毫退缩,此时的他心中有一个坚定的信念,要努力让所有英烈家属过上有尊严的生活。 

 (首次写英烈家属情节,找了不少资料,很是感动,但感觉写的不是特别满意,下本可能主要写照顾英烈家属,争取比这本有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