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开矿

 大明京城,内阁。?z¨x?s^w\8_./c_o.m- 

 张居正正在查看各地的呈报内阁的阁文。 

 这段时间以来,由张居正主持的改革,取得了不少的成果。 

 尤其是一系列改制措施的推行,更是让大明国库十分充盈。 

 虽然国库里的金银大部分都被朱胜挥霍一空。 

 但账目上的数字和户部掌握的大明宝钞却是一点不少。 

 毕竟,现在的大明,流通的是大明宝钞。 

 大明宝钞的流通让数以百万计的金银流向了大明国库。 

 张居正可以从账目上清楚的看到,大明国库每月都有一笔数额庞大的金银流入。 

 而这些金银的流入,代表着源源不断的大明宝钞流出。 

 大明宝钞的流通的量越大,就代表百姓对大明宝钞的认可度越高。 

 朝廷手握大明宝钞的铸造权,只要维持好大明宝钞的认可度和购买力。 

 以大明宝钞为主的币制改革就能持续推行下去,为大明带来源源不断的财富。 

 但是,张居正也知道,大明宝钞想要持续推行下去。 

 就必须得有一个强大的兑换和保障体系作为支撑。 

 否则,这个币制改革就是无源之水,无根之木,迟早都会崩塌。 

 现在,大明有两大海外供应基地。 

 一个是东瀛的矿产基地,一个是琉球的种植基地。,飕¨搜*小-税?徃_ .罪¢歆.漳-截-庚?芯~快+ 

 东瀛的煤炭、黄金、白银等矿产的储量非常丰富。 

 而这些矿产,也正是大明需要的东西。 

 开采冶炼之后,便能运回大明本土,收归国库,亦或是用以供应大明的高速发展。 

 不管是修建道路,还是锻造军械,研究新式武器。 

 最重要的就是材料,单靠大明本土,根本无法满足需求。 

 但是,东瀛的矿产储量十分有限。 

 而且,大明国内对于矿产的开采十分严格。 

 每年的矿产开采量,都是有定额的。 

 不能过度开采,否则,会影响到其他方面的发展。 

 但东瀛却不一样,别说过度开采影响发展。 

 就是把整个东瀛都开采空了,成了一座资源枯竭的废岛,朱胜也不心疼。 

 别人不知道,但来自后世的朱胜却很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