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穿越者科举守则·府试篇》(下)

茅草屋前,王氏正在晾晒刚织好的粗布。见儿子回来,她慌忙用围裙擦手:"娘给你留了黍米饭..."

"娘,这个给您。"陈恪掏出十五两银子,"县尊老爷赏的。"

王氏的手像被烫到般缩回:"这...这够买两亩水田了!"她突然抓住儿子手腕,"你是不是..."

"是写文章的润笔!"陈恪扶她坐下,熟练地编起故事,"有位杭州来的书商,特别喜欢儿子写的时文..."

月光爬上窗棂时,陈恪望着母亲小心藏银钱的背影,喉头发紧。

知乎上有个问题:《穿越后最放不下的是什么》,他当时匿名回答"抽水马桶",现在才知道错了。

"第三条,"他在守则上刻得极深,"父母在,不远游。若必须游,先安顿好父母。"

启程赴严州府那日,春雨淅沥。

陈恪背着母亲连夜赶制的青布包袱,里面装着二十个炊饼、三块墨锭和那部永远写不完的《神雕侠侣》手稿。

王氏撑着破油伞送他到官道,突然塞来个温热布包。

"桂花糖。"她别过脸,"路上含着,别...别饿着。"

陈恪鼻子一酸。

这是母亲多年来第一次买糖,上次尝到甜味还是常乐给的...他猛地摇头甩开回忆,却甩不掉知乎那个收藏过万的问题:《你见过最深的母爱是什么样》?

"娘放心,儿子定给您挣个诰命回来!"

官道上的泥浆没过脚踝。陈恪深一脚浅一脚走了半日,忽听身后马蹄声急。一辆青绸马车驶过身旁,又"吁"地折返。车帘一掀,露出张玉琢般的少年面孔。

"这位兄台可是赴府试的学子?"少年声音清越如磬,"雨大路滑,不如同乘?"

陈恪警惕后退。知乎"古代防骗指南"里特别强调:无故献殷勤非奸即盗。眼前人看着十七八岁,头戴方巾,月白直裰外罩着天青纱袍,腰间羊脂玉牌上刻着"杜"字——标准的富家公子做派。

"在下杜衡,钱塘人士。"少年似乎看出他的疑虑,递过名帖,"见兄台背负书箱,想必是同道中人。"

名帖洒金纸上印着鲜红的私章:杜衡,字子平,嘉靖二十六年钱塘县试第三名。陈恪稍稍放松——这做不得假,科举功名在官府都有备案。

"学生陈恪,字..."他卡壳了。穿越至今,他至今没给自己取字。

之前县令给他取名明断,被他拒绝,因为他不想在还没功成名就之前就被贴上某种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