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罗天大醮(上)

《永乐大典》的墨香还未散尽,陈恪的官袍袖口已经磨出了毛边。

连续二十多天埋首故纸堆,他的眼睛布满血丝,指尖因长期翻阅发黄的纸页而染上一层洗不掉的暗黄。

翰林院同僚们私下议论,说这位新科状元入仕不过月余,却已憔悴得像是熬了三年。

"子恒(陈恪字),歇会儿吧。"李春芳递来一盏温茶,声音里带着不忍,"你这几日几乎没合眼。"

陈恪抬头,额前的碎发凌乱地支棱着,眼下两团青黑在苍白的面色衬托下格外明显。

他接过茶盏,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杯沿——那里有道细小的裂纹,像是他此刻濒临崩溃的精神状态。

"多谢石麓兄。"陈恪的声音沙哑得不像话,"只剩最后三箱了。"

李春芳叹了口气,目光扫过陈恪案头堆积如山的校勘记录。那些纸上密密麻麻的批注和缺失目录,足以让任何一位翰林望而生畏。更令人心惊的是其中几页——"严阁老借未还"、"徐阁老处暂存"之类的记录比比皆是。

正当陈恪准备继续埋首书堆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从廊下传来。

张居正手持黄绫诏书踏入藏书楼,青色官袍在昏暗的光线下泛着冷光。

"陈修撰、李修撰、袁侍讲,"张居正的声音清冷如玉磬,"皇上明日设罗天大醮于朝天宫,特命三位随驾撰青词。"

陈恪手中的毛笔"啪嗒"掉在地上。罗天大醮——嘉靖朝最隆重的道教仪式,据说要设坛九层,斋醮七日,耗费白银数十万两!能参与其中的,无不是皇帝最信任的近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