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刘杀千刀的
第85章 献计(下)
裕王仔细查看草图,只见上面详细标注了原料区、制作区、晾晒区的布局,甚至还有包装设计的样图。
"这...可行吗?"裕王仍有疑虑,"朝中御史若弹劾孤与民争利..."
陈恪轻笑:"殿下多虑了。藩王经营产业古已有之,蜀王的蜀锦、周王的瓷器,哪个不是名满天下?只要不涉及盐铁等朝廷专营,无人会置喙。"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况且殿下可对外宣称是为太后寿辰准备贡品,顺便做些贩卖,谁会多嘴?"
裕王眉头渐渐舒展,手指轻敲案几:"原料从何而来?"
"猪油可从顺天府各屠户处收购,草木灰更是易得。"陈恪胸有成竹,"至于名贵香料,臣内子与琉球海商有往来,可低价购入沉香、龙涎。"
"匠人呢?"
"王府闲置仆役众多,择其聪慧者培训即可。"陈恪指向草图一角,"初期规模不必太大,先试制百块,待打开销路再扩大。"
裕王越听越兴奋,在书房内来回踱步:"销售渠道如何解决?"
"三层销路。"陈恪竖起三根手指,"其一,通过臣内子的绸缎庄、脂粉铺代售;其二,联系各地藩王府邸,以'御制'名义推销;其三..."他神秘一笑,"可请冯保公公帮忙,在宫中嫔妃间推广。"
裕王猛地站定,眼中闪烁着不可思议的光芒:"冯保?他肯帮忙?"
陈恪笑而不答,只是轻轻点头。
他自然不会告诉裕王,自己早已与这位未来的大太监提前把关系搞牢。
"子恒真乃孤之诸葛!"裕王激动地握住陈恪的手,"此事若成,孤必不忘卿之功!"
陈恪谦逊地低头:"为殿下分忧,乃臣本分。"他心中暗想,这条经济命脉一旦建立,自己与裕王的联系就再难切断。无论将来朝局如何变化,他都有了立足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