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郑伯克段于鄢(上)

裕王府的槐花簌簌落下,陈恪手持《春秋》,指尖在竹简上轻轻划过,留下一道浅浅的墨痕。高拱端坐在他对面,那张常年板着的脸上难得露出几分专注。窗外蝉鸣阵阵,却盖不住书房内剑拔弩张的学术氛围。

"陈修撰以为'郑伯克段于鄢',这'克'字当作何解?"高拱的声音像块冷铁,砸在青砖地上铮铮作响。

陈恪的笔尖悬在半空,一滴墨将落未落。知乎问题《如何应对学术权威的突然考校》的高赞回答闪过:“当教授问你一个基础问题时,请准备好三个层次的答案”。

"回高师,"陈恪拱手,声音不疾不徐,"浅者见其表,谓郑伯战胜共叔段;深者察其里,乃讥庄公养成弟恶而杀之;至若学生愚见..."他故意顿了顿,"《春秋》一字寓褒贬,'克'者,如二君相战,实责庄公不教而诛。"

高拱的眉毛几不可察地动了动。

陈恪知道这老学究最吃这套——先摆传统注解,再提创新观点,最后扣回经典本义。这套"三明治话术"他在现代学术答辩中百试不爽。

"哦?"高拱枯瘦的手指敲击案几,"陈修撰不妨细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