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见微知着(第2页)
常乐蹦跳着过去,亲热地挽住常钰的手臂:"钰哥哥!你什么时候升的千户?上次来信还说只是个百户呢!"
常钰宠溺地揉了揉常乐的头发:"上月刚升的。倒是你,嫁了人反倒收了性子了?状元公好手段!"
众人寒暄片刻,侍女奉上龙井茶。
陈恪轻啜一口,茶香在舌尖绽放,却压不住他心头那股紧迫感。
那五十名倭寇此刻恐怕正在某处山林中穿行,朝着金陵方向进发。
"伯父,"陈恪放下茶盏,声音沉稳,"侄儿此次赴任途中,收集了一些沿途邸报。"他从袖中取出一叠纸张,在案几上铺开,"有一事不得不禀。"
常远志眉头微皱,接过邸报快速浏览。
常钰也凑过来,军人的直觉让他立刻意识到事情不简单。
"五十余名倭寇自台州登陆,一路烧杀抢掠,竟深入腹地三百余里..."常远志的声音渐渐凝重,"这不合常理。"
陈恪的指尖在邸报上轻轻一点:"更奇怪的是,沿途卫所皆有上报,却无人真正拦截。这伙倭寇行踪飘忽,专挑防守薄弱处突破。"
常钰皱眉:"五十余人而已,随便哪个卫所派兵都能剿灭,为何..."
"因为他们知道官军不敢追。"陈恪打断他,声音低沉,"这伙倭寇全是浪人武士,凶悍异常。各地卫所怕损兵折将担责,宁可放他们过去,等别人处理。"
常远志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恪儿,你到底想说什么?"
陈恪深吸一口气,决定摊牌:"侄儿分析其行进路线,这伙倭寇极可能企图进犯金陵!"
厅内霎时寂静。
"荒谬!"常远志猛地拍案而起,"五十人就想打金陵?他们疯了吗?"
陈恪不动声色:"伯父明鉴,正因为他们人少,才敢如此狂妄。。"他顿了顿,声音更沉,"而且...侄儿担心金陵守军不知虚实,反而会怯战。"
常远志的脸色变了。
他太明白陈恪的意思了——若真让五十倭寇打到金陵城下,无论结果如何,都是大明军队的奇耻大辱。
皇帝震怒之下,不知多少人要掉脑袋。
常乐紧张地看着伯父和陈恪,小手不自觉地绞着衣角。她从未见过陈恪如此严肃的样子,意识到事情远比想象的严重。
"恪儿,"常远志缓缓坐下,声音沙哑,"你有何依据?"
陈恪早有准备,指向邸报上一处:"您看,绍兴卫所的报告中提到,这伙倭寇头目曾放言要'踏平金陵'。当时只当是狂言,但结合他们的行进路线..."
常远志仔细查看,眉头越皱越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