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边缘化(第2页)

翰林院的青砖路被晨霜覆盖,踩上去发出细微的碎裂声。

陈恪整了整七品鸂鶒补服,自嘲地想:以御史身份回翰林院听差,嘉靖这手玩得真绝——就像把野鸡扔进凤凰堆,怎么看怎么别扭。

"陈年兄!"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李春芳圆脸上堆满笑容,腰间新换的羊脂玉佩在晨光中泛着温润的光泽,"听说你回来了,怎么也不提前知会一声?"

杨继盛也快步走来,青色官袍被寒风吹得微微鼓起:"子恒在浙江可好?听说你亲手斩杀过倭寇?"

陈恪苦笑着拱手:"二位年兄就别取笑我了。"他指了指自己的补服,"七品小官回翰林院,这不是自取其辱吗?"

"此言差矣!"李春芳挤眉弄眼,"你在外头又是杀倭寇又是整吏治,我们在这抄《永乐大典》抄得手都要断了,羡慕还来不及呢!"

杨继盛也难得地露出笑意:"是啊,听说你还弄了个什么'保甲法'?连聂尚书都夸赞有加。"

陈恪干咳一声:"侥幸而已。"他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道:"下次若再被贬,一定带上二位同去,如何?"

"好你个陈子恒!"李春芳拍案大笑,"这话我可记下了!"

三人说笑间走进翰林院正厅,老学士孙升正在训斥几个迟到的庶吉士。

见到陈恪,老学士明显一愣,花白眉毛拧成了疙瘩。

"陈...御史?"孙升的声音里带着显而易见的困惑,"你这是..."

陈恪深深一揖:"下官奉旨,年前仍在翰林院听差。"

老学士的眉头皱得更紧了。

翰林院向来只有修撰、编修等职,哪有御史来"听差"的道理?这安排简直闻所未闻!

"既如此..."老学士捋着胡须沉吟半晌,终于无奈地摆摆手,"你...自便吧。"

陈恪如蒙大赦,立刻溜到最角落的书案前。

这位置既不会太显眼,又能随时观察整个厅堂的动静——完美的摸鱼地点。

知乎问题《如何在古代官署高效摸鱼》下的高赞回答闪过:“当领导不知道如何安排你时,请记住——边缘化就是最大的自由”。

李春芳和杨继盛见状,默契地坐到了陈恪附近,三人形成一个小小的"摸鱼三角区"。

"子恒,"李春芳压低声音,"听说徐阁老前日还提起你,说你'才堪大用'呢!"

陈恪挑了挑眉。徐阶这是要重新拉拢他?还是另有所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