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刘杀千刀的
第142章 微服(上)(第2页)
"听说了吗?朝廷要改漕粮为银子了。"角落里,几个农夫模样的中年人围坐一桌,其中蓄着短须的汉子压低声音道。
"变天咯!"另一个满脸风霜的老农摇摇头,"可这变天是好是坏,谁知道呢?"
陈恪的耳朵微微一动。
他朝赵诚使了个眼色,锦衣卫千户立刻会意,招手唤来小二。
"给那桌再上两壶热酒,切二斤腊肉。"陈恪轻声吩咐,又从袖中排出十几个铜钱,"再添几个热菜。"
小二眼睛一亮,连连点头哈腰地去了。
不多时,酒菜便送到了农夫们的桌上。
"几位客官,这是那位公子请的。"小二指了指陈恪的方向。
几个农夫受宠若惊,纷纷起身向陈恪拱手致谢。陈恪微微一笑,起身走到他们桌前:"几位老丈不必客气,外面雨大,喝点酒暖暖身子。"
"公子太客气了。"短须汉子局促地搓着手,"我们这些粗人..."
"在下姓陈,是个游学的书生。"陈恪拱手还礼,又指了指常乐,"这是内子。方才听几位说起漕粮改银之事,颇感兴趣,不知可否请教一二?"
农夫们面面相觑,显然没想到一个读书人会对他们的话感兴趣。
常乐适时地递上一壶热酒,笑吟吟道:"几位大叔别拘束,我家夫君最爱听民间见闻。"
酒过三巡,农夫们渐渐放开了话匣子。
"陈公子有所不知,"短须汉子叹了口气,"这漕粮改银,表面上看是好事,可实际上..."他摇摇头,没再说下去。
"老丈但说无妨。"陈恪给他斟满酒。
"往年交粮,虽然辛苦,但好歹是实打实的粮食。"老农接过话头,粗糙的手指在桌上画了个圈,"如今改交银子,粮价谁说了算?还不是官府和那些大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