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强龙不压地头蛇

三日后,杭州巡抚衙门的议事厅内,沉水香在青铜炉中静静燃烧,青烟在梁柱间缭绕出诡异的纹路。

布政使陆明远端坐左首,指尖轻叩黄花梨扶手,云雁补子上的金线随着动作微微闪动。

这位严党老臣生得面团团一张圆脸,眼角皱纹里夹着几十年官场沉浮练就的世故。

"胡部堂这病,来得真是时候。"陆明远的声音像块浸了油的棉絮,软中带刺。

宣政司沈砚之捋着灰白相间的胡须,青色官袍袖口露出半截象牙笏板:"部堂大人深谋远虑啊。年轻人血气方刚,总要撞撞南墙。"他眼角余光瞥向末座的严州知府崔静山,"崔府尊以为呢?"

崔静山板着脸,三缕清须纹丝不动,这位徐阶门生今日特意换了身半旧的官袍,腰间素银带钩磨得发亮:"下官唯钦差马首是瞻。"话说得恭敬,指节却在案下掐得发白。

"马知府到——"

唱名声中,杭州知府马宁远大踏步走入,孔雀补子上的金线在阳光下刺得人眼睛发疼。

这位胡宗宪心腹生得五短身材,腰间却悬着柄鎏金错玉的短剑,活像个市井镖行的掌柜。

"诸位久候。"马宁远环揖一周,特意在崔静山面前顿了顿,"刚收到小阁老密信,小阁老嘱咐——"他忽然压低声音,"'漕政关乎国本,不可让陈恪乱来'。"

陆明远与沈砚之交换了个心照不宣的眼神。窗外更漏的滴水声突然放大,像是催命的梆子。

"说来可笑。"沈砚之从袖中掏出本蓝皮册子,"陈学士这《漕粮改银细则》,竟要设什么'公估局',让粮商农户共议粮价?"他嗤笑一声,册子"啪"地摔在案上,"胥吏们喝西北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