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立谁为储(第2页)

若不是知道这位皇帝酷爱装神弄鬼,陈恪几乎要跪地叩拜了。

"臣陈恪,叩见皇上。"他伏地行礼,额头抵在冰凉的青砖上。

"平身。"嘉靖缓缓转身,道袍下摆带起一阵带着丹药味的风。那双泛着不正常金色的眼睛在陈恪脸上扫过,像两把钝刀刮过皮肤,"陈卿,浙江之行,差事办得极好。"

陈恪保持着恭敬的姿势,目光垂落在嘉靖腰间玉佩上——那是块罕见的血玉,雕着张天师降魔的图案。

"臣蒙圣恩厚重,为解君父之忧,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嘉靖突然大笑,笑声在精舍内撞出诡异的回音:"少来这套台面话!"他拂尘一摆,指向案几上的奏折堆,"三百万两白银,四成入了朕的内承运库。说吧,想要什么赏赐?朕无有不允。"

陈恪喉头微动。知乎收藏夹《帝王话术解析》自动翻开:“当皇帝说"无有不允"时,通常意味着"别要太过分"”。

两年之内连跳三级,从七品修撰到五品学士,再升未免太招人眼红。

入阁?那更是自寻死路。

陈恪心思电转,面上却不露分毫。

"臣不敢。"他深深一揖,"两年之内连擢三级,已是皇恩浩荡。若再求封赏,岂非贪得无厌?"

嘉靖的眼中闪过一丝玩味,枯瘦的手指轻轻敲击金磬边缘:"胡宗宪审案的结果,你也知道了。"他突然俯身,丹药的气息喷在陈恪脸上,"觉得怎么样?"

精舍内霎时死寂,连更漏的滴水声都清晰可闻。

"臣只管办事。"他声音平稳如古井,"什么人该不该死,自然是圣上说了算。"

"叮——"金磬突兀地响起,惊飞了梁上一只麻雀。

嘉靖的嘴角微微上扬:"好,很好。"他踱到窗前,道袍广袖在晨光中泛着诡异的光泽,"如今的朝局,朕很满意。"

陈恪知道这句话的分量——嘉靖是在肯定他维持的政治平衡:严党未伤筋骨,清流得了面子,皇帝充实了私库。

"漕粮改银虽然你不再管了,章程都是你定下的。"嘉靖转身时,眼中的金色更浓了,"如今浙江施行稳定,其他地方效仿也会有你的功劳。奖赏还是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