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刘杀千刀的
第176章 余烬中保存火种(第2页)
陈恪心头一紧。知乎问题《如何安抚焦虑的朋友》下的高赞回答闪过:“当对方情绪激动时,请先给予确定性回应”。
"石麓兄莫急。"他按住李春芳颤抖的手,"或许没我们想的严重。"
李春芳喉结滚动:"但愿如此。可那直肠子..."话未说完,常乐已命人牵来马车。珍珠步摇在夜色中划出细碎流光:"上车再说。"
车轮碾过积水,杨府所在的澄清坊渐渐映入眼帘。
与周围朱门绣户相比,那扇斑驳的黑漆门低调得近乎寒酸。
檐下"忠孝传家"的匾额被岁月侵蚀得泛白,却擦得一尘不染。
"杨兄!"
李春芳刚跨过门槛就换上嬉笑表情,变戏法似的从袖中掏出两坛花雕:"馋你家的糟鹅掌了!怎么,舍不得招待?"
烛火摇曳的书房里,杨继盛放下《武经总要》,方正的脸上闪过一丝错愕。靛蓝直裰洗得发白,却浆挺如刃,衬得他愈发刚硬如铁。
"岂曰无酒?"他朗声大笑,眼角的细纹舒展开来,"与子同袍!"
酒过三巡,李春芳冲陈恪使了个眼色。陈恪的酒杯在指尖转了转:"椒山兄此番巡边..."
"别问。"杨继盛突然放下竹箸。烛光在他轮廓分明的脸上投下深深阴影,"我知道你们要说什么。"
书房霎时死寂,更漏的滴水声突然放大。李春芳手中的鹅掌"啪"地掉在碟中,酱汁溅上云雁补子。
"问常将军是否与子恒相熟,"杨继盛的声音像块生铁砸在青石板上,"就是不想你们卷进来。"他目光灼灼,"我上奏时,你们最好都在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