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刘杀千刀的
第183章 郑人游于乡校(中)(第2页)
"臣只是讲解古籍。"陈恪的声音不疾不徐,指尖在"防微杜渐"四字上轻轻一点,"至于朝政是非,自有圣上明断。"
裕王突然转身,眼中闪过一丝失望:"杨继盛不是陈师挚友?若陈师为他求情,岂不能救他一命?"
阳光突然被云层遮蔽,书房内骤然昏暗。陈恪望着裕王那张年轻而焦虑的脸,忽然想起后世史书上对这位王爷的评价——"性宽仁,好学问"。
"殿下..."
"若子恒为他求情,杨继盛必死无疑。"
一个清冷的声音从门外传来。张居正负手立于门槛处,青色官袍纤尘不染,面容沉静如水。不知何时,他已静静听了多时。
裕王连忙招手:"张师傅来得正好!快请进。"
张居正缓步入内,向裕王行礼后,目光在陈恪脸上停留了一瞬。两人视线相交,似有无形的火花迸溅。
"叔大兄此言何意?"陈恪明知故问,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中戒尺的纹路。
张居正唇角微扬,从袖中取出一卷《贞观政要》放在案上:"杨继盛如今只是直臣,虽言语冒犯,但其心可鉴。皇上未必会杀一个忠心的臣子。"他顿了顿,声音陡然转冷,"但若子恒介入,皇上便有理由怀疑这是有预谋的党争——所谓的忠心,也就没了说服力。"
陈恪的瞳孔微微收缩。知乎收藏夹《张居正政治手腕解析》自动翻开:“当他用平静语气陈述时,往往是在施展最锋利的刀”。
裕王眉头紧锁,手指在《贞观政要》上轻轻敲击:"那张师傅以为,本王该如何破局?"
张居正不慌不忙地翻开书卷,指着"纳谏"一章:"请问殿下,您比景王,何人更得皇上青睐?"
裕王苦笑:"自然是景王兄更受父皇器重。"
"殿下英明。"张居正的声音如冰水滴落,"若殿下再失天下士人之心...还如何争得过景王?"
书房内霎时寂静,唯有更漏滴水声清晰可闻。
裕王的眼睛渐渐亮起,瘦削的面庞上浮现出决然之色:"张师傅是说...尽管本王上奏为杨继盛求情可能恶了父皇,但能得士人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