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聂豹(第2页)
聂豹这话已经近乎犯忌讳了,但巧妙的是,他并未指名道姓批评任何人。
"老夫并非说礼制不重要。"聂豹话锋一转,"但若只顾礼制而忘战备,只顾清谈而忽实务,这江山社稷,还能稳固几时?"
聂豹这是在借心学之名,向这些未来的官员灌输忧患意识。
聂豹的讲座持续了近一个时辰。他没有直接提及朝政,却通过一个个历史典故,将国家面临的危机娓娓道来。
讲到动情处,这位老尚书的眼中甚至泛起泪光,声音哽咽。
"...老夫年近古稀,所求无他,唯愿诸位将来为官一方时,能记得今日所言——知行合一,家国为重。"
讲座结束时,堂内鸦雀无声。
片刻之后,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许多学子眼中含泪,显然深受触动。
人群渐渐散去,陈恪正要起身,却见聂豹向他使了个眼色。
他心领神会,留在原地未动。
待最后一名学子离开明伦堂,聂豹长舒一口气,仿佛卸下了重担。他
示意陈恪随他来到堂后一间僻静的小室。
"子恒,今日多谢你来捧场。"聂豹亲自为陈恪斟了杯茶,声音比方才柔和许多。
陈恪双手接过茶盏:"聂师言重了。今日讲座,令学生受益匪浅。"
聂豹摇摇头,花白胡须微微颤动:"老夫不过是说了些实话。倒是你..."他意味深长地看着陈恪,"那火器图纸,帮了大忙。"
陈恪心头一跳。
他秘密交给戚继光的新式火器图纸,聂豹竟然知情?
似乎看出陈恪的疑惑,聂豹轻笑一声:"老夫虽老,耳目尚聪。俞大猷的密奏中提到新式火器,老夫一看便知是你的手笔。"
陈恪抿了口茶,掩饰内心的波动:"效果如何?"
"提升了五成战力。"聂豹的眼中闪过赞赏,"胡宗宪部已经列装,倭寇闻风丧胆。"
陈恪刚露出喜色,却听聂豹叹息一声:"可惜啊..."
"聂师何故叹息?"
"财政吃紧,只能优先供应胡宗宪部。"聂豹的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击,"九边将士,仍用着老旧火铳。"
陈恪皱眉:"万寿宫已经完工,九边互市也渐趋稳定。今年开支应当会减少许多才是。"
聂豹突然冷笑一声,这表情在他脸上显得格外突兀:"子恒啊子恒,你当真以为朝廷财政好转了?"
陈恪心头涌起不祥预感:"聂师的意思是..."
"浙江为抗倭提前征收三年赋税,你知道吧?"聂豹压低声音,"可你知道有多少省份也这么做了吗?"
陈恪的指尖微微发凉:"难道..."
"七个。"聂豹竖起枯瘦的手指,"七个赋税大省,都已提前征收了未来几年的赋税。官员俸禄欠发已逾一年半,军中粮饷拖欠更是常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