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募兵(上)(第3页)
"当兵月饷二两?还包三餐?"
"入选就发六两银子?这...这不是做梦吧?"
"我家二小子正好十八,不是独子,完全符合条件啊!"
茶楼酒肆里,人们议论纷纷。
有人怀疑是骗局,但盖着鲜红大印的告示做不得假;有人担心风险,但六两银子的安家费足以让贫苦农家动心;更有人已经开始收拾行装,准备送家中子弟去应征。
城东一处茶摊前,几个身着短打的年轻人围着告示指指点点。
"哥几个,这可是翻身的好机会啊!"一个浓眉大眼的青年拍着胸脯,"我爹种了一辈子地,攒下的银子加起来都没六两!"
"可当兵是要打仗的..."另一个瘦小的青年犹豫道。
"怕什么!"浓眉青年豪气干云,"告示上说了,新军由知府大人亲自统领,专为肃清海域。再说了,咱们这些泥腿子,除了卖力气还能干啥?"
类似的场景在苏州各处上演。
到了第三日,知府衙门前的广场上已经排起了长龙,来自城乡各地的年轻人翘首以待,等待接受筛选。
陈恪站在衙门二楼的窗前,望着摇。
"子恒,你这招釜底抽薪,怕是连胡宗宪都没想到。"徐渭低声道,"不过,这么多人,你打算如何筛选?"
陈恪的目光扫过人群:"锦衣卫已经准备好了。每个应征者的家世背景,都会一一核实。"
他指向广场边缘几个看似普通的闲汉:"那些人,都是赵诚安排的。他们会暗中观察,剔除那些有问题的。"
徐渭顺着他的手指望去,果然看见几个精干的汉子混在人群中,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目光如炬。
"三代贫农,非独子,年龄合适..."陈恪喃喃自语,"这样的兵源或许不是最有战斗力的,但一定是最干净的。"
徐渭突然压低声音:"子恒,你有没有想过,这新政一出,会触动多少人的利益?卫所的军官、吃空饷的官员,甚至..."
"我知道。"陈恪打断他,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所以我特意安抚了陆承勋,声明不动卫所,他们吃他们的空饷,我并不会干涉他们。但文长兄,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
窗外,一阵风吹过,卷起地上的落叶。
"穿越者守则第二百二十五条:"他在心中默念,"当你要打破旧制度时,请先确保新制度的吸引力足够强大。"
广场上的喧嚣声越来越大,应征者的热情如同这江南的秋阳,炽烈而耀眼。
陈恪知道,改革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而他要做的,就是确保这齿轮不被旧势力的泥沙所阻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