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刘杀千刀的
第252章 屈服(第2页)
这声直呼其名更是表明了,皇上很不满,在这种时候,嘉靖想让任何人’上秤‘都是不会让人意外的。
而将信递给胡宗宪,则是一招借刀杀人!若胡宗宪包庇,便是欺君,若严查,则背弃师门。
丹炉里未燃尽的炭火噼啪作响,像极了引线燃烧的声音。
胡宗宪接过信笺的双手稳如磐石,但陈恪分明看见他手背上的青筋微微凸起。
密信在胡宗宪手中停留不过三息。
这位封疆大吏突然抬头,声音沉稳如钟:\"圣明烛照无过于皇上。但臣以为...\"他顿了顿,喉结滚动,\"此事不宜扩大。\"
\"哦?\"嘉靖的尾音拖得很长。
胡宗宪的背脊挺得更直:\"东南官员多涉走私,然通倭者毕竟少数。若严查...\"
陈恪的指甲深深掐入掌心。
胡宗宪这话说得巧妙——既承认走私普遍存在,又暗示通倭罪名过重。
但更精妙的是后半句潜台词:真要查走私,全天下有几个干净的?远的不说,就连你陈恪浙江时漕粮改银的粮食来源...
\"如此说来。\"嘉靖突然打断,道袍袖口扫过丹炉,带起一片香灰,\"苏州通倭案,是陈卿查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