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党清流之间的第三种活法刘杀千刀的
第267章 兵部(第3页)
张居正轻咳一声:"二位且住。子恒初到,莫要让他为难。"
陈恪微笑摆手:"下官倒觉得陶郎中直言敢谏,正是兵部所需。"他转向张居正,"前辈在兵部多年,不知对下官有何安排?"
堂内霎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知道,这才是今日真正的交锋。
张居正慢条斯理地捋了捋还不算长的胡须:"子恒既称我一声前辈,我便斗胆安排。"他目光扫过众人,"按惯例,侍郎分管不同司务。过去与我共事的李侍郎主管武库司与驿站,不知子恒意下如何?"
陈恪眼中精光一闪。
武库司是严党地盘,驿站更是油水丰厚却纠纷不断的烫手山芋。
张居正这手安排,分明是要他正面硬撼严党势力,自己则坐收渔利。
陶砚卿急得额头冒汗,正要开口,陈恪却已笑着应下:"前辈安排,下官自当遵从。"
张居正似乎没料到陈恪答应得如此爽快,眼中闪过一丝诧异,随即恢复平静:"子恒果然痛快。既如此,明日便开始接手如何?"
"全凭前辈吩咐。"陈恪拱手,目光却与陶砚卿短暂相接——后者眼中满是忧虑。
会议散去后,陶砚卿借故留下,低声道:"大人可知武库司水深?梅鹤龄把持多年,账目混乱,兵器朽坏。聂尚书在时,曾三次彻查,皆无功而返。"
陈恪轻笑,从袖中取出《强军策》晃了晃:"陶兄放心,聂师早有交代。"
陶砚卿看到熟悉的字迹,眼眶微红:"大人有所不知,武库司每年贪墨,却将劣质兵器充数。边关将士因此丧命者,不知凡几。"
陈恪目光一凛,想起苏州新军中那些农家子弟的面孔。
他轻拍陶砚卿肩膀:"聂师的心血不会白费。"
走出兵部衙门时,日已西斜。陈恪站在石阶上,望着远处紫禁城的轮廓。
张居正想借他之手打击严党在兵部的势力,却不知这正是他想要的,只有搅浑水,才能摸到大鱼。
"穿越者守则第二百六十三条:"他在心中默念,"当你被迫接手烂摊子时,请记住——混乱往往是重建秩序的最佳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