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整顿(第3页)
更讽刺的是,这一切的根源,竟是因为管理者的贪婪与懈怠。
"伯爷..."梅鹤龄小心翼翼地凑过来,手中的记录已经写了厚厚一叠,"都...都记好了..."
陈恪接过记录扫了一眼,微微颔首。梅鹤龄虽然吓得半死,但记录倒是详尽,一字不落。
"梅主事觉得如何?"陈恪突然问道。
梅鹤龄一愣,随即赔笑道:"伯爷明察秋毫,下官佩服..."
"我是问,"陈恪打断他,"你觉得本官为何要请你来记录?"
梅鹤龄的喉结滚动了一下,额头上的汗水流进眼睛,刺得他视线模糊。
他当然明白陈恪的用意——自己作为兵部武库司主事,是官僚体系的代表;赵诚是锦衣卫,代表皇权耳目;而陈恪自己则是钦差,三方共同见证,这份报告才具有不可辩驳的可信度。
但在这个朝代几十年的阅历告诉自己,他更清楚另一条铁律——对错不重要,圣意才关键,那位深居西苑的道士皇帝,对敛财有着几近疯狂的偏执,绝不可能自断财路。
所以,恐怕这出戏完全是陈恪自己的主意。
他偷偷看了一眼身旁这位年轻的靖海伯,心中涌起一个可怕的念头——难道他真不怕死!?
陈恪注意到梅鹤龄闪烁的目光,却只是淡淡一笑。
他所图的,岂是一个小小的王恭厂?这只是一个开端,是他争夺兵部话语权的第一步。
只有掌握了兵部实权,才能实现整顿军备、开海通商的抱负。
"传令。"陈恪突然提高声音,确保在场每个人都能听见,"王恭厂已不适合继续作业,立即停工整顿。待本官上报皇上圣裁后,再行定夺。"
赵诚立刻命锦衣卫开始清场。
工匠们如蒙大赦,纷纷逃离这个是非之地;监工们则面如死灰,知道自己的好日子到头了;刘能更是瘫坐在地,眼中满是绝望。
梅鹤龄看着这一幕,突然福至心灵——陈恪看似雷厉风行,实则留了余地。
他没有直接动那些民居,没有触及皇帝的核心利益,只是以安全隐患为由要求停工。
这样一来,既达到了目的,又不至于触怒龙颜。
高!实在是高!
"穿越者守则第二百七十一条:"陈恪望着仓皇逃离的人群默念,"当你要推动改革时,请确保每个参与者都成为你合法性的见证人。"
夕阳西沉,将王恭厂的轮廓镀上一层血色。
陈恪翻身上马,绯色官袍在余晖中如火焰般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