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高拱(中)(第2页)

"......老夫钻研半生,原以为已得真知,"高拱突然长叹一声,声音低了几分,"如今方知,不过是在这条路上多走了几步罢了。"

堂内一片寂静,连翻动书页的沙沙声都停了。

众学子屏息凝神,等待这位当世大儒的下文。

高拱的目光缓缓扫过全场,在掠过角落时突然一顿。

陈恪分明看到那双锐利的眼睛亮了一下,随即恢复如常。

"当今之世,谁将阳明公学问用得最好?"高拱突然发问。

前排一个年轻学子怯生生道:"可是徐阁老?"

高拱摇头,花白胡须随之轻颤:"非也。"他忽然抬手指向陈恪所在的方向,声音陡然提高:"若说时时刻刻都在践行'知行合一'之人,就在你我中间——"

陈恪心头一跳,下意识要后退,却听高拱浑厚的嗓音如惊雷炸响:

"靖海伯,陈恪!"

满堂哗然。

几个离陈恪近的学子猛地转头,待看清立柱旁的身影,顿时瞪大眼睛。

一个穿湖蓝直裰的青年手中书卷"啪"地落地,嘴唇颤抖着指向陈恪:"真、真的是靖海伯!"

这声惊呼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涟漪瞬间扩散。

人群自动分开,露出陈恪略显尴尬的身影。

那位指认他的学子突然意识到失礼,慌忙躬身:"晚、晚生失礼,伯爷恕罪!"

陈恪上前两步,轻轻托起学子的手臂:"何罪之有?"他环视四周,声音温和却清晰,"今日陈某未着官服,便是与诸位一样的学子。能聆听高师教诲,实乃幸事。"

他说着向讲台方向深深一揖:"高师谬赞。在学生心中,高师在裕王府的教导,至今仍在践行。"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既全了高拱的面子,又显出自己的谦逊。

堂内气氛顿时松快起来,众学子交头接耳,眼中满是兴奋。

高拱大笑,三步并作两步走下讲台,一把抓住陈恪的手腕:"好你个陈子恒!偷偷摸摸混在学子堆里,当老夫眼瞎不成?"他手上力道极大,拽得陈恪一个踉跄,"既来了,就不能让老夫一人口干舌燥。上来!给大家讲讲!"

不等陈恪推辞,高拱已转向众人,声如洪钟:"靖海伯难得露面,尔等把耳朵都给我竖起来!"

"是!"堂内响起整齐的应和,几十双眼睛齐刷刷盯着陈恪,有好奇的,有崇拜的,也有审视的。

陈恪无奈地摇摇头,嘴角却扬起一抹浅笑。

这场景何其熟悉——当年在翰墨轩这里,钱德洪也是这样不由分说把他推上讲台的。

高拱的讲台上摊着几册手稿,墨迹犹新。

陈恪目光扫过,正是方才论述"心即理"与"知行合一"的部分。

他轻吸一口气,忽然有了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