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黄埔将星,开局降服李云龙物事人非啊
第四十八章 总部首长的决定,小鬼子阴谋策划卢勾桥
1937年6月。
盐庵。
“你看看,这是五台山根据地那边传来的消息。”
“苏长青这家伙,看的远啊!”
总部首长抽着烟,将手头的电报扔给了另一位首长。
“7月?”
“苏长青的判断,竟然能给出这么明确的时间段?”
另一位首长看到电报上,苏长青给出的分析。
有些惊讶的说道。
“苏长青的战略眼光向来是非常精准的。”
“根据我的判断,这小鬼子啊,应该也会在这个时间段,对冀北一带发动进攻。”
“而且,苏长青提到的两线同时发动进攻的可能性,非常的高。”
“金陵临近上沪,东洋人的海军实力在东亚没有对手。”
“但东洋人有一个致命的缺点,资源匮乏的很呀。”
“青天党内有为数不少的亲东洋派,如果能够迅速拿下上沪、金陵等地的话。”
“有一定概率迫降青天党,进而以最小的代价收获最大的利益。”
总部首长叉着腰,看向悬挂在窑洞中的那张巨大东亚地图。
“所以,苏长青才会在电报中多次提到驰援金陵的想法?”
“只是!”
“既然东洋人准备从两线展开进攻的话,无论是在晋察冀还是在金陵,都可以实现抗战的目的啊!”
另外一位首长,有些疑惑的问道。
“你还记得旅口惨案,泉城惨案吗?”
“以我来看,苏长青同志的分析很有道理。”
“东洋人虽然一直在向西方国家学习,从政治、经济、军事甚至是文化,都在学习。”
“但这依然无法改变它们是天皇专权制度下,军国主义的本质。”
“用西方人的话来说,东洋人就是一群未开化的野蛮之师。”
“对于这么一支野蛮之师来说,一旦发动战争的话,必然会选择以肆无忌惮的屠戮,来彰显自已的强大实力。”
“如果非要在大夏国的一座城市,展开一场惨无人道的屠戮。”
“那么,金陵城是最好的地方。”
“东洋人选择金陵城就是想恐吓我们大夏国,令我们大夏因为恐惧而投降。”
总部首长又抽了一口烟,陷入了沉思之中。
“看来,你也同意苏长青的分析和判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