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 来自东洋人的反击,坂垣征四郎与石原莞尔联手(第2页)
1931年与石原莞尔共同策划“九一八”事变。
因奉北军实行了不抵抗政策,未放一枪一弹便撤离奉北,故而以1万人挑战20万奉北军。
在1937年,又以半个师团击溃大夏国军队30几个师,攻占晋西省。
板垣师团的战斗力之彪悍,可想而知。
至于石原莞尔,很早就有有东洋第一兵家之称。
20年4月,被派往驻汉口的小鬼子华中派遣队司令部,用一年多的时间考察了大夏国各地,搜集政治、经济和军事情报,形成“大陆扩张”侵略战略思想,总结出了对付大夏国军阀的办法——“比起武力会战,收买、宣传具有更大的价值”。
小鬼子将杉山元、板垣征四郎以及石原莞尔三人推了出来,可见小鬼子天蝗对迟迟拿不下大夏之国都,有多恼火。
“拿下支那之国都,光靠陆军孤军之奋战,只能将帝国之优势化为乌有。”
“支那人有一句话:以已之长,攻彼之短。”
“只有用自已的长处去攻击敌人的短处,才能击败、拿下敌人。”
“从支那国都之战来看,支那陆军的战斗力极强,毕竟防守支那之国都的部队,为教导总队、德械师。”
“都是日耳曼帝国教官训练而成之军队。”
“所以,帝国陆军需要配合海军、配合空军对支那军队进行立体化打击。”
“进而摧毁支那军队的防守信心。”
石原莞尔不愧是小鬼子的第一兵家,一眼就看穿了大夏国军队的弱点所在。
由于之前的江因要塞计划导致小鬼子在长江上的舰队全军覆没。
导致小鬼子的海军很难抵达大夏国都一带。
再加上小鬼子海军与陆军的不合,导致根本无法形成合作。
这样一来,大大减轻了大夏国军队的防守压力。
苏长青之所以敢将88高射炮给拆解下来,也是因为小鬼子的海军舰队不会带来太大的威胁。
除此之外,小鬼子的空军部队作战频率过少、虽然鬼子的炮兵部队实力强悍。
但大夏国军队的防御工事坚固,以至于小鬼子的炮击战术无法达到更大的伤害。
这也是小鬼子迟迟无法推进战线,甚至损兵折将的很大原因。